国家战略澎湃成势,创新要素奔涌如潮。宝安,这片承载着深圳改革基因的热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活力,向世界展示其惊人的发展势能。
在这里,融入血脉的改革精神激荡着敢为人先的创新浪潮,得天独厚的区位枢纽铸就了链动全球的加速度,坚实雄厚的产业根基支撑着“宝安制造”闪耀世界舞台。乘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多重重大机遇在此叠加汇聚,得天时、占地利、聚人和的宝安机遇如潮、动能澎湃,一个令人瞩目的未来正在这里加速实现。

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美宝安。
改革基因深植血脉 枢纽优势链动全球
从引进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到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从诞生全国首家内地股份制企业,到敲响“农地入市”第一槌,宝安以一系列开创性实践,深度参与并生动诠释了令世界瞩目的“深圳速度”。这份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与魄力,早已融入城市血脉,持续塑造着其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历史的荣光为宝安铸就了坚实的根基,国家战略的叠加赋能,则为其得天独厚的区位禀赋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前海总规落地、深中通道开通等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宝安的区位优势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作为大湾区内唯一在城央地带拥有国际机场的城区,宝安坐拥珠江口东岸50公里黄金海岸线,“空港、海港、高铁、高速、普路、地铁”构筑的“六位一体”枢纽型大交通体系昼夜不息,持续将地理禀赋转化为触摸全球的惊人加速度。
空港型国家级物流枢纽——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全国内地第4个越过“6000万量级”的机场,全年国内货邮吞吐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福永码头直通港澳,西部公路物流枢纽获评国家级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深中通道构建起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一脚油”跑遍大湾区成为常态,其东岸桥头堡宝安成为联通珠江口东西两岸资源要素的“超级桥梁”。
这颗深嵌粤港澳大湾区版图的“活力心脏”,正以天时地利人和之势迸发出通联五洲、链动全球的澎湃势能。在这里,世界从来不是远方,而是随时可以抵达的下一站。
强大的枢纽地位如同强力磁石,自然吸引着全球高端要素汇聚流转——
国际会展中心化身“永不落幕的世界会客厅”,去年全年举办高规格展会144场,吸引全球超453万名展商与观众云集,碰撞万千商机;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北交所深圳服务基地、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等一批覆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金融服务的高能级平台接连落地,让全要素资源无缝衔接、高效流转。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人气超高。
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也由此成为全球资本布局大湾区的首选地。9800家外资企业在此扎根,构筑起覆盖广泛、活力充盈的国际化产业生态圈。行业巨头如西门子、法雷奥、通快集团持续加码布局,来自新加坡、德国、阿联酋迪拜、泰国、葡萄牙等世界各地的经贸代表团纷至沓来,探寻合作机遇。国际资本、前沿技术与顶尖人才的持续涌入,让“在宝安”成为企业接入全球化网络的“快捷键”。
资源高度聚合,世界推门可见。坚实的发展基底与高度的开放活力,赋予了宝安敏锐捕捉并牢牢把握时代新机遇的非凡能力。
乘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宝安再迎新一轮发展机遇。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在新起点上赋予深圳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围绕《意见》,深圳谋划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举措,其重点部署的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数据要素等领域,与宝安完备的产业集群、丰富的应用场景等高度契合,这使拥有深厚改革基因和雄厚产业实力的宝安,当仁不让地成为深圳落实《意见》、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的理想试验田与重要承载地。
新一轮机遇叩响大门,宝安早已凭借改革铸就的雄厚根基,稳稳立于时代潮头。当前,宝安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着力推动事关长远发展的关键改革取得突破,并努力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全力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产业根基扎实 澎湃动能持续领跑
打破戴森品牌技术垄断的徕芬吹风筒、“CCD顶流”索达松典相机、领跑高端市场的北鼎养生壶、亚马逊办公家具类目销量TOP3的西昊人体工学椅、纽约市民排队抢购的全景相机,这些席卷全球消费市场的现象级产品,共同指向同一个坐标:深圳宝安。
宝安的产业光芒,远不止于消费端的璀璨。这里还孕育了一批在各自领域占据全球技术制高点、引领产业发展的实力企业。影石连续五年稳居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榜首;格林美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居全球市场前二;欣旺达、鹏鼎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应用试点;汉诺医疗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国产ECMO;亚太星通为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射与返航提供关键通信保障;金准生物医学在全球率先将量子点技术实现产业化;洲明科技LED屏幕点亮卡塔尔世界杯、欧洲杯等国际顶级赛事……大批“隐形冠军”在产业竞技场攻城略地,将“宝安制造”的金字招牌擦得愈发闪亮。
全球爆款与隐形冠军为何能在此密集涌现?答案深植于宝安强大的产业生态之中。
作为国内制造业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条最完整的区域之一,宝安拥有5万多家制造业企业,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领域,催生了相机、骨传导耳机等23个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细分产品,以及微电机、LED超高清显示屏等36个市场占有率领跑全国的细分产品。扎实雄厚的制造业根基和高效完善的产业服务配套,为企业提供了从概念设计、精密研发、规模化生产到高效物流的全链条支撑,“一天内找齐上下游,三天内做出产品”的生态效率,助力天马行空的创意精准快速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产品。
夯实强大产业根基的同时,宝安的目光早已投向未来。站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前沿,宝安以工业互联网为战略杠杆,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腾讯云工业互联网总部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载体,强力撬动传统产业链优势向数字化协同的创新生态加速演进,并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生态。截至今年2月,全区已建成5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企业超2500家,编织起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通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数据网络,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年获评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的城区。
在这张数据网络的支撑下,宝安制造业的转型成效加速显现:汽车电子行业龙头航盛电子生产效率提升60%;欣旺达借助5G工业互联网应用产线实现不到4分钟完成手机锂电池生产、24小时内交付发运的速度;链式转型帮助创维实现与供应商无缝对接,月均减少库存积压近1亿元。
效率的提升与协同的深化,如同肥沃的土壤,催生并壮大了宝安极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欣旺达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前五,带动锂电池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入围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低空、空天、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数量均居全市第一,激光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半导体封测设备产业集群、激光产业集群和低空无人机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宝安战新产业集群增加值实现2405.4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二,占GDP比重45.4%。其中,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3个集群产值超千亿元。
产业集群的壮大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化,推动宝安以一连串全方位、高质量的“加速度”,标注出令人瞩目的增长轨迹。
2024年,宝安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连续两年全市第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总量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全年双招双引优质企业项目落户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等多项指标全面领跑,全年新增6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国家级单项冠军、5家上市企业、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
持续的“增速连击”推动宝安在全国创新版图上的高位攀升——高居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二、全国产业名区百强榜第二、全国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五百强第二,全国百强区、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榜单第四,成为各类国家级权威榜单的“常驻嘉宾”。去年全年,宝安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300.43亿元,6.8%的增速连续四年高于全市。今年一季度,这一增速持续延续,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后劲。
从风靡全球的消费爆款到引领行业的隐形冠军,从深厚的制造底蕴到工业互联网赋能的数字化跃迁,再到生机勃勃的特色产业集群和领跑全国的综合实力。如今的宝安,既是全球爆款的“孵化器”、工业互联网创新的“策源地”,也是无数逐梦者“带着创意来,带着产品走”的梦想加速器。
厚植营商沃土 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行走在今日的宝安,星罗棋布的重大项目正以不同的“进度条”重塑城市天际线,勾勒出充满现代感的城市画卷。

前海冰雪世界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试营业。(效果图)
看能级,大铲湾畔,“互联网+”未来科技城一期工程首批交付;摩天轮旁,深圳书城湾区城顺利竣工验收、预计年内投入使用;机场北侧,前海冰雪世界预计第四季度试营业;深中门户,九围国际总部区首开区正式动工;宝安中心,紫荆文化总部大厦勾勒湾区文化新标杆的雏形。看速度,惠科、华西、创鑫激光等重点产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一号园区投入运营、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园、三诺智慧声谷大厦项目竣工、华润微深圳12吋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通线投产。昼夜不歇的建设场景,描绘着产业的未来图景,也为城市能级跃升积蓄着磅礴势能。
项目聚集的蓬勃之势,源于这片厚植深耕的营商环境沃土。
近年来,宝安着力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并以此为核心,精准浇灌企业成长的森林。去年全年,全区共引进各行业人才约2万人,这股强劲的人才流直接驱动创新活力迸发,推动全区去年专利授权总量达近50万件、连续6年全市第一。围绕人才及企业发展需求,宝安构建起全方位的支持体系,“亲清政企平台”实现惠企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滴灌,区产业引导基金和两只种子基金、23只子基金助力初创企业破茧成蝶。去年全年,宝安共举办供需对接会、空间对接会、银企对接会201场,助力企业签订订单30亿元、解决租赁空间28.9万平方米、融资274.6亿元。

宝安名企影石创新今年6月成功上市。
基于坚实的人才与企业基础,今年,宝安将“场景”作为营商环境创新的高频热词与重要抓手。继3月发布21个关键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以来,宝安向全球科技企业敞开广阔试验场,机场货站、海滨广场、低空飞行等一批开放场景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投放新技术、新产品。兆威机电的机械手在国际货站场景实测中实现分拣效率飙升42%;影石创新借助宝安马拉松空中跟拍场景,将AI自动剪辑功能迭代周期大幅缩短6个月;燕罗无人机测试基地高效运转,日均测试无人机达18架。“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让技术创新可见、可感、可快速转化,有效加速了技术落地和产业升级。
场景的全域开放形成强大磁吸效应,吸引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加速集聚。面向未来,宝安计划自2025年起,每年开放超过100个创新应用场景,发布超1000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力争撬动应用金额突破1000亿元,全力打造全国首个“场景全域开放标杆城区”,为产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
一流的营商环境,不仅体现在产业层面的硬支撑,更在于为居民创造可感可及幸福生活的软实力。如今,宝安的幸福质感正从基础保障向品质生活加速跃升:
从“有”变“优”——5个中医药学科跻身“国家队”,社康总数达220家,新增托位1.7万个,“健康宝安”便民小程序实现全区所有公立医院、社康服务一键直达。
从“安居”变“乐居”——筹集保障性住房超2万套,供应8559套,筹集量、供应量连续4年全市第一,率先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63个老旧小区开工改造,改造开工量全市第一。
从“生活”变“生态”——100多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转角见美,9923场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点燃大街小巷的运动激情,170家图书馆总分馆构建“图书馆+”阅读新空间。
从“有学上”变“上好学”——11个公办中小学基础教育集团、15个幼教集团让优质资源“走街串巷”;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7万座,连续四年居全市各区首位。
可触可感的民生福祉,构筑起吸引人才、留住企业、滋养创新的优质生态,成为宝安营商环境软实力的核心支撑与持久竞争力,也结出了招商引资的亮眼硕果。在2024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宝安以连续三年超千亿元的招商成绩蝉联三届“招商优胜区”。凭借一流的营商环境,宝安荣获2023—2024年度商业创新样本城市“营商环境年度城区”,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真正实现了“营商”到“赢商”的质变。
由内而外散发的强大吸引力,为宝安在国际舞台赢得了热烈回响。新加坡星展银行对深圳农商行增加投资,东方希望在宝安建立国际总部,阿联酋迪拜未来基金会等外商外企频频到访,国际资本的青睐与重量级企业的布局,正是对宝安未来前景最有力的背书。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易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