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陈钢津)近日,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在金新校区举办非遗大讲坛。“潮州歌册”市级非遗传承人麦微纯讲授《“活态”传承潮州歌册》主题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何启谋领衔创作、以学校发展为背景的歌册《闪亮的粤东技师学院》同时闪亮登场。健康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近300名学生参加活动。
学校有了“新名片”
讲座前,经典的潮曲旋律在会场中响起,仿佛开启一道时光之门,带领师生领略到潮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15名身着校服的同学,手持精致的快板,早已列队排列在舞台上,和着潮曲旋律,一板一眼说唱起《闪亮的粤东技师学院》。
“一九七零年走来,风雨兼程五十载,薪火相传不停步,一年一个新台阶”,道出学院辉煌历史,从艰苦创业期到改革崛起,到现在的大步跨越期,这一路的艰难困苦,却从未停止前进。歌册从办学面向、发展演变,到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再到办学实践、办学成效,从办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办好学校等维度,讲述学校发展故事。参与此歌册创作的教务部部长蔡锦韩表示,用潮汕文化形式编创学校发展故事,学生有亲切感新鲜感,通俗易懂,传唱度也高。
2024级J4食品加工与检验班学生陈志铭说,没想到学校除了校歌,还有歌册。歌册用潮汕话,朗朗上口,很好听。
歌册有了“新学员”
健康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同学们带着新鲜劲参加此次学校非遗大讲堂。现场一位同学表示,我们也听过一些歌谣。究竟什么才算潮州歌册,唱歌册有没有什么讲究,有很多疑问,想到讲座来找答案。
果不其然,麦微纯老师当晚的讲座为同学们一一解答了疑问。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歌册的定义、起源及其发展历程,还向同学们传授了歌册的吟唱技巧,通过现场吟唱、将歌册与现代音乐元素结合等多种形式,让听众亲身感受到了歌册的魅力。此外,详细解析了多首经典歌册的歌词、旋律及背后的故事,使听众对蕴含在歌册中的传统历史文化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最后,麦老师通过现场邀请同学们体验潮州方言发音、了解潮州方言中押韵的方式,从潮语的八个语调“分,粉,奋,忽,云,混,份,佛”举例,向同学们传授了潮州歌册中的押韵讲究巧。
参加讲座的健康管理学院院长许实霖听完讲座后现场现学现作,以麦微纯老师进校园传授潮州歌册为内容,现场创作歌文一首,盛赞麦老师非遗传技的行为。
潮州歌册闲间听
城市浪潮各人行
后生孥囝无乜会
本土文化谁传声
非遗传人麦微纯
手挈珍珠赋灵魂
深入学堂来宣讲
唱出乡情大乾坤
麦微纯老师的徒弟、学院兼职教师杨阳老师现场吟唱了《孔融让梨》。她说,歌册是传播潮汕文化的重要载体,看到技师学院不少同学对歌册感兴趣,歌册学习有了新群体,很高兴。
传承有了“新课堂”
学院在幼儿教育专业开设专门课程《非遗传承-潮州歌册》,共72个课时,邀请麦微纯、杨阳两位老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和助教,精选隽永精彩的歌文,引导学生了解歌文的创作要领和要求,重点教授学生说唱。
潮州歌册走进粤东技师学院第一课堂,不仅丰富了师生们的课余生活,更是为传承和弘扬潮汕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据介绍,这一课堂旨在扩大这一非遗文化在技校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特别是希望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能接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将来把包括歌册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在第一课堂的带动下,歌册的第二课堂活动也迅速活跃起来。学院老师、同学们自发组建歌册社团,并于每周二晚上进行集中学习和说唱训练。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潮州歌册的魅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了对潮汕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2G5幼儿教育1班吴漪玲同学表示,在课堂上,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和教唱,使大家对潮州歌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亲切和温暖。以后会协助老师管理好歌册社团,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