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边检站支教民警张兆丰给学生上英语课。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远在广西三江县富禄苗族乡岑旁小学的广州边检总站肇庆边检站支教民警张兆丰,也迎来了自己的第3个教师节。
“支教,就是想做点特别的事”
从张警官到张老师,始于2021年的第一次支教。“想出来走一走,为大山孩子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张兆丰明知以自己只会下泡面的本事,肯定要在条件艰苦的大山里吃不少苦头,但他义无反顾。
来到岑旁小学当英语老师,第一次支教的张兆丰总是小心翼翼,特别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上课反应,生怕学生不爱听自己的课。很快的,三年级班里那个害怕眼神交流、沉默不敢回答问题的女孩落入他眼中。
他来到女孩家中,发现女孩的哥哥也是他带的四年级学生。“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离婚后又各自组建新家庭,把他们留给了爷爷奶奶照顾,生活的困苦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听着同行老师的翻译,他不由自主地搂过两个孩子,轻声说:“以后有什么事找老师,老师会尽力帮你们的。”
台灯、文具、油米、防寒衣物……张兆丰时不时给兄妹俩送上各种生活、学习用品,仿佛把他们当自己亲人一般去照顾,渐渐地让孩子的自信和开朗多了起来,成绩也一点一点地进步。
爱如细雨,润物无声。他像对待兄妹俩一样,用心去爱护每一个学生,又发动爱心力量、成立自己的助学基金解决学生的困难,在物质和情感上弥补孩子们的缺失,也让孩子们愈发地亲近和依赖他。
“读书是走出大山最好的钥匙”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支教三年,张兆丰一直把对学生的关爱和陪伴放在第一位,向他们灌输“读书是走出大山最好的钥匙”这样理念,希望给学生心里种下立志求学的种子。
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他更是用心准备每一堂课。为了让英语课堂生动些,他设计游戏、歌曲、故事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鼓励学生:“你们从小讲的是侗话,普通话就是你们的第二言语,英语也可以成为你们的第三语言。”
他让孩子们大胆开口,从哑巴英语到中英文夹杂,最后到纯英语的表达,逐渐克服对英语的陌生和恐惧。“英语课很有趣,我们可以玩游戏,还能学到很多知识。”学生们渐渐喜欢上英语课。
孩子们对学习有了兴趣,成绩自然好起来。2023年,张兆丰所教大顺小学学生的英语成绩合格率由3%提升到65%,他也兑现承诺,按照当地传统,自掏腰包购买一头大肥猪,向学生们派发猪肉,让他们的家人一起分享孩子学习的收获和喜悦。
“成为照亮大山孩子的那道光”
学生成绩的进步让张兆丰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而孩子也在他身上收获着温暖。今年读四年级的岑旁小学学生石慧芳来自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性格内向腼腆,回忆起与张老师的第一次相遇,她这样说:“我特别记得,2021年秋天,我到岑旁小学上一年级,那时我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张老师,大家见到他就爱抱他,他特别和蔼可亲,像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我们的校园生活。”
2024年3月,张兆丰重回岑旁小学支教,让许多像慧芳这样的孩子开心不已。在张兆丰一如既往的关心和帮助下,慧芳的笑容变得越来越多,成绩也不断进步。
她不敢亲口说,就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你来家访,看到我家庭困难后,默默地为我带来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鼓励我勇敢面对生活。张老师,谢谢你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好,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年支教,张兆丰珍惜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每一天,他把爱心、耐心、细心全部倾注给孩子们,改变了许多孩子,也改变了自己。他累计接收爱心人士捐赠34次,合计价值63万余元,自己也捐出4万元助学金和物资,为学校改善工作、生活、教学条件,用助学金支持困难学生坚持读书。
他为学生们打开一扇窗,给予他们更多的阳光和信心,也被评为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最美支教民警”,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了一段关于大山的美好故事。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