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供图)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报道)9月13日上午,东莞东城街道召开“百千万工程”推进大会,认真落实省、市相关工作部署和市推进大会精神,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在东城走深走实。
会议传达了市“百千万工程”推进大会精神,并对街道百千万工程“12123”示范引领工作体系进行了详细解读。街道城管分局、住建局、城市更新中心、桑园社区、火炼树社区、温塘社区、余屋社区负责人,分别围绕推进街道“百千万工程”示范引领工作作表态发言。
会议强调,要提高站位,加强落实。细化转化工作部署为任务清单,压实责任链条,狠抓责任落实。要突出亮点,加强研究。通过蹲点下沉,摸清禀赋优势,查清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应街道实际的高质量发展多元路径。要调动资源,凝聚合力。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讲好街道高质量发展故事,共同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会上,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林宏提出了三点工作要求:
深化思想认识。抓住镇村经济重塑的重大机遇,破解发展瓶颈,增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敢于再造一个“新东城”。要把握大势、依靠形势、厚植优势,取得胜势,以东城当前面临的问题作为“百千万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街道发展向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强的方向迈进。
强化示范引领。要强化系统观念,科学把握推进工作的速度、力度和进度,加快打造一批各个领域、特色鲜明的标杆样板,纵深推动“百千万工程”在东城落地。大胆改革创新,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拓展空间、引进人才。保持战略定力,确保示范引领的总体规划、主体工作、整体布局的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
坚持真抓实干。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镇村联动,形成各方合力。狠抓执行落实,全面提升基层末端执行力,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热火朝天、热气腾腾的干事创业景象,推动示范引领起势见效。
何为“12123”?一起来解读东城“百千万工程”的发展密码。
(东城供图)
1个“绿美东莞”示范街道
亮出绿美名片,打造东城样本。
自然生态优势+绿美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立足城市中心区资源禀赋和价值使命,充分运用东城山、水、林、田、湖的自然生态优势,围绕绿美城市、绿美森林、绿美乡村、绿美水系、绿美通道等五大绿美体系建设,结合城中村综合整治、黄旗南片区建设、美丽圩镇等重点工程,不断提升东城城市品位、城市环境品质魅力、完善城市功能,力争将东城打造成为“绿美东莞”示范街道,形成引领全市的高品质都市区。
2个标杆社区
“创先”“消薄”,选取“桑园社区”和“余屋社区”打造标杆社区。
桑园社区打造“创先”高质量发展标杆社区
以桑茶快速路、第三工业区“工改M0”项目建设和桑园现代产业园创建为契机,大力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已创建“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人文古村落和已建成的宜居设施,打造产业升级、生态宜居,具有人文气息的和美社区。
余屋社区打造“消薄”赶超发展标杆社区
进一步完善余屋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依托现有的基础景观资源条件,探索古村落活化利用的新途径、新模式,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生态文旅产业。积极谋划多种方式推进“工改工”项目,推动经旗岭地块连片开发,匹配企业用地需求,开展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工作促进社区集体资产翻倍增收,助力集体经济提升。通过“旅游+制造”双引擎带动,将余屋社区打造为东莞历史地段类古村落活化样板。
1个城中村改造示范项目
敢于攻坚,选取火炼树项目,闯出城中村改造新路径。
打造火炼树城中村改造示范样板
树立现代城市理念,围绕“一心两轴三片区”的中心城空间规划结构,以推进城中村现代化建设为重要契机,坚持“拆、治、兴”并举,聚焦科学整备开发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绿色舒适的人居环境,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模式,实现人居环境品质大幅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有序高效,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目标。
2个农旅特色示范项目
农业发展+文旅融合,打造乡村农业文化旅游样板。
打造樟村大王洲乡村生态博物馆
以生态为主导、以东莞农耕档案为主要内容,建设水岸环岛景观带和休闲生态滨水乡村艺术系统,将樟村大王洲岛打造为讲述东莞上千年农耕历史、充满当代艺术创造活力、兼备教育功能和生态意义的岛屿型乡村生态博物馆。
打造现代新型农旅示范带
依托周屋、余屋、温塘连片稻田统筹规划,以千亩生态田园为基底、现代稻田农业为革新、综合文旅开发为导向,联动温塘“棠”美术馆和周屋、余屋古村等资源,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打造以科技、文创、共享为亮点,集智慧农业、文化体验、共享田园、科普研学、休闲观光娱乐、绿色循环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旅示范带。
3个特色产业园区
结合发展基础、特色亮点、片区分布等因素,划定三大片区,打造特色现代化产业园区。
打造温塘—桑园现代化产业园区
按照市工作部署,街道将通过统筹片区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产业空间,同时改善片区的人文环境、交通和公共设施的配置,将其打造为高品质低成本的现代化产业园区。瞄准制造业引育上市后备企业,以建设专精特新企业产业园为方向,全面提质增效。
打造牛山数字产业园区
拟统筹整合莞长路西片(建成的外经工业园区)及东片(同沙西片沿线)资源,打造连片产业空间,优化产城融合空间,组团形成完整产业生产聚集地。引育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打造产业生态。
打造樟村下桥产业园区
该产业园建设将积极探索镇村与市属国企合作整备开发的新模式,与社区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行合作开发、联合招商,共同建设市区中心组团、三江六岸片区千亩连片产业园区,创造社区、镇街、市属国企三方共赢局面。
如何示范引领?对标市9大行动东城街道落实5大行动抓手。
01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02推动深度城市化建设
03优化拓展产业连片空间
04推动现代化产业发展
05强化农村集体经济 (供稿单位:东城宣教办)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