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大湾区

2019“创交会”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揭幕

发布时间:2019-06-21 14:43:08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6月2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创交会”)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隆重开幕。本届创交会以“双创新时代共享新未来”为主题,展览总面积超2万平方米,共计将展出1200多项海内外科研成果,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汽车等国内外高科技前沿产业。

此次创交会看点十足,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绝对是最为炙热的词,粤港澳大湾区与创交会的碰撞是本次大会焦点。

通过查看议程和会场走访,记者看到本届创交会活动充满了粤港澳大湾区元素。专项活动中有6个活动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展开,分别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IT大赛、中英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科技金融论坛、医疗科技创新高峰论坛、成果转化基金与生态体系建设高峰论坛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常态化精准对接会。

此外,在参展区记者还看到了4.2展馆“粤港澳大湾区馆”,集聚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的超过500项参展项目,接近总项目的50%。

据悉,此次粤港澳大湾区参展项目增加,充分体现了创新创业领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迫切希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目标是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在当天启动仪式的发言提到,充分发挥开放型、平台型、枢纽型的组织优势,组织建设好需求库、项目库、人才库,搭建科技志愿服务等公共平台,打造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创新品牌。我们将把更多技术成果信息和学会资源导入创交会,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平台在广州落地。

大湾区不仅是创交会的受益者,也是创交会的关键推动力。广州市市长温国辉表示,创交会是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双创成果交易重要平台,累计转化落地科技项目267个,涉及金额120亿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纵深推进之际,以“双创新时代,共享新未来”为主题的2019创交会,将以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而令人难以忘怀。

#p#副标题#e#

根据主办方提供的一份创交会统计资料,自创交会举办以来,已促成70%的落地项目花落大湾区,其中有全球无人驾驶领导企业以色列MOBILEYE、以色列DEXTERIS公司水果采摘机器人、香港德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AR互动医病、香港理工大学放缓近视增长的崭新技术等。

IDG亚洲总裁徐洲在接受采访中表示,成果转化对中国产业转型至关重要,粤港澳大湾区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直接为创交会提高了成果转化规模和转化率,加速了科技成果产业化,间接则培育中国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全球化竞争优势。

此次大会,高校院科技成果荟萃,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记者走访展区发现会场专门设置了高校展区,参展的高校项目争奇斗艳。包括多所香港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享誉中外的大湾区名校。

根据统计,本届高校参展项目合计160个,去年49个,数量教去年翻了两番,显示出创交会对全球高校吸引力正在逐年增强。以大湾区高校最为活跃,本届合计展出项目为137个,其中广州大学展出的科技项目达到33个,居高校参展数量之最,香港理工大学以32个项目居第二名,中山大学以23个项目位居第三。

在高校展区,记者发现新颖创意的高校科技项目有中山大学的“大数据数字视像取证系统云平台研发”,以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海量复杂的数字视像资料真实性、原始性的鉴别,检验效率和准确性大为提升;香港理工大学展出的佩戴式“平疤贴”项目,可以治疗由烧伤和手术导致的增生性疤痕,演示效果令人啧啧称奇;华南理工大学的“轻型铝-钢结构RV减速机”则大幅降低了RV减速机的整机重量,增加机器人有效夹持负载重量,提升了工业机器人的利用空间,有利于提升智能制造效率。

大湾区高校展出如此之多且高品质的科研成果,也从侧面显示出科技人员对创交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充满期待和信心。

据悉,为了支持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交会办公室在会前会后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动员会、成果交流会、项目对接推介会、成果发布会等交流对接活动,有效提高了成果转化对接的成功率。今年以来,创交会办公室已在各基地举办了16场推介活动,实现了113个项目对接成功,87个项目签约,交易金额为14.2亿。

以大湾区核心枢纽广州为联通中外的纽带,对外引进和输出科技成果,助力全球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落地,是创交会永恒的使命。在广州市政府等主办单位主导下,创交会办公室挂牌已陆续成立了16个“常态化”成果转化基地,形成了1个展会、1个网络交易平台、N个转化基地的“1+1+N”成果转化模式,通过整合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各方面的创新资源,打造的“产学研资协同创新平台”,有望成为大湾区产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