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万亩绿海换荒山 广东续写“岳山造林”绿美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7-01 10:58:3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通讯员供图)

从1974年“岳山造林大会战”至今的五十载光阴,岳山实现了从残林荒山到生态屏障的华丽转身。如今,岳山所在的广东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2.6%,总面积达10.84万亩,记录有高等植物1015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86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达50多种。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在“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引领下,广东深入实施绿美广东建设成效缩影,更是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大会战高标准造林3.5万亩

当晨雾在三岳保护区林梢缠绵,万木摇曳着苍翠,清脆鸟鸣穿透林间,这幅灵动的绿海画卷,正诉说着半个世纪改天换地的传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岳山林场所在的怀集县蓝钟镇山林被大规模砍伐开垦,常年砍伐致使全县山林生态恶化,森林面积、蓄积量和覆盖率大幅下降,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粮食低产等问题亟待解决。

面对困境,肇庆市怀集县高度重视护林、造林、育林工作。1974 年,怀集县委响应“绿化祖国”的号召,发动全县干部群众开展造林绿化大行动,先后发起两轮岳山造林大会战,以“造大林、大造林、造好林”为目标,创新有利于山区林业生产的“四权”管理机制,通过创办林业采育场的方式,开展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群众运动。

数万名造林人怀着“誓把荒山变林海,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自备生产工具,自带口粮、自建窝棚、自搭炉灶,吃住在山头,大规模植树造林,在延绵荒山上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开创了采育场改革和科学造林护林营林等成功经验。据悉,岳山造林大会战累计2.5万人次的青年民兵上山造林,用时143天,完成高标准造林3.5万亩,创造了“贫瘠荒山变成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孕育了广东“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新植绿融入南粤生态基因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年满是荒山残林的岳山林场,摇身变成林海浩瀚、万木葱茏的苍翠青山。2004年,岳山林场与相邻的温泉林场共同组成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

二十多年来,保护区始终秉承“合理砍伐、永续利用、绿化荒山、青山常在”的林业发展理念,在扩绿护绿兴绿的路上扎实前行。,一代接着一代干,从未停歇。

通过对保护区林地实施全面管护育林、加强巡护队伍建设,保护区内的原生植被、野生动物、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同时,保护区还创新采用认种认养、捐资代植等形式广泛动员社会参与义务植树。如今的岳山所在的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2.6%,总面积达10.84万亩,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维持稳定增长,有效保持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整体性。

(通讯员供图)

在“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激励感召下,肇庆市、怀集县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加快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怀集县森林资源面积超393万亩,森林储积量达16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3.75%。肇庆市森林资源面积超1575万亩,森林储积量达611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1%,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森林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

“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是广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缩影。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省各地围绕消灭荒山,掀起了一个个造林热潮。从“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到“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再到建设林业生态省和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广东先后启动实施一系列绿化造林行动,全省上下,持续接力,爱绿植绿护绿已经成为镌刻在南粤大地基因里的精神血脉和光荣传统。

今年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第三年,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639万亩,经国家认定的义务植树活动超4万场次,参与人数超335万人次。下一步,广东将坚持厚植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大力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持续唱响“我为广东种棵树”主旋律,不断进行绿色发展的接力赛,书写“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动实践。(陈赞亮 通讯员林荫)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