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供图)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没有这些病例资料,我这带病回乡的待遇申报可就麻烦了。”近日,几位退役军人从珠海警备区保障处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整理成册的病历复印件时,难掩激动之情。这份跨越数十年的医疗档案,不仅承载着老兵的军旅记忆,更成为他申领相关福利待遇的关键凭证。
据悉,为切实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珠海警备区保障处近期聚焦部分退伍军人因年代久远、档案迁移等原因难以获取服役期间病历资料的问题,主动对接相关人员,为多名退役军人解决了“急难愁盼”。
“寻档”之路
“我1975年退伍,当时在部队医院治疗过关节炎,现在申请带病回乡待遇,需要当年的病历,但过去这么多年,医院换了地址,档案也不知道转到哪里去了。”一位退役军人来到警备区保障处反映情况时,面露难色。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由于服役时间早、部队编制调整、医疗机构变迁等原因,部分退役军人在办理带病回乡、医疗补助等手续时,常常因无法提供原始病历资料而受阻。这些病历资料往往距今已有二三十年,有的甚至超过半个世纪,查询难度极大。
针对这一问题,珠海警备区保障处工作人员,梳理退役军人提供的服役时间、部队番号、就诊医院等碎片化信息,逐一与驻地退役档案馆、军队医院等单位沟通协调。工作人员通过翻阅纸质档案、查询电子数据库等方式,一点点“拼凑”线索,追踪档案流转轨迹。
为了查询一份1970年代的病历,工作人员先后联系了3家经历过合并重组的军队医院,最终在档案室的旧文件柜中找到了泛黄的原始记录。当这份字迹模糊却意义重大的病历复印件送到退伍军人手中时,老兵激动地说:“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你们还能帮我找回来,这是对我们老兵最大的关怀!”
“病历查询看似是小事,却是关系到退役军人切身利益的大事。”珠海警备区保障处负责人表示,他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退役军人因不熟悉档案查询流程、缺乏有效证明材料,多次奔波仍无果。为此,保障处主动靠前服务,一方面优化内部流程,详细记录退伍军人诉求并跟踪办理进度;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军地相关部门,明确病历查询的责任单位和办理时限。 截至目前,珠海警备区保障处已协助6名退役军人查询到原始病历资料,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服役时间最早的为1968年。这些病历资料为他们顺利申领带病回乡补助金、享受医疗优待政策提供了关键依据。
把关怀送到老兵心坎上
“从反映问题到拿到病历复印件,只用了5天时间,比我预想的快太多了。”一位退役军人拿着整理好的申报材料,顺利在退役军人事务局完成了带病回乡待遇申请。他感慨道:“警备区的同志不仅帮我找到了病历,还指导我填写表格、准备其他材料,全程贴心服务,让我感受到了部队的温暖一直都在。”
在帮助退役军人查询病历的过程中,珠海警备区保障处还注重收集他们的其他诉求,协调解决了部分老兵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困难。工作人员表示,退役军人曾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贡献,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是部队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完善长效机制,持续关注退役军人的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兵服务”的宗旨,让老兵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这份跨越数十年的“病历情缘”,不仅解决了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更彰显了军民鱼水情深。在珠海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军地双方正以实际行动为退伍军人编织一张坚实的保障网,让每一位为国家奉献过的老兵都能安享晚年、备受尊崇。(陈赞亮 通讯员姜若曦)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