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的荔枝园里绿意盎然,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头。作为拥有500年种植历史的岭南佳果,“雷岭荔枝”凭借乌叶、桂味、糯米糍等优质品种,早已斩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荣誉,更拥有2个出口果园共1000亩的国际化通行证,是粤东地区响当当的“水果名片”。
然而,今年的丰收季却让农户们犯了难。“今年是荔枝大年,全镇4.4万亩荔枝预计总产量超1.5万吨,但周边地区荔枝集中上市,加上传统销售渠道有限,部分果园已出现果实滞留枝头的情况。”雷岭镇副镇长张镇长表示,“丰产不丰收”的困境若不及时破解,不仅影响农户收入,更可能挫伤种植积极性。
关键时刻,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迅速行动,一场“消费帮扶解难题”的行动就此展开。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驻陇田镇工作队(以下简称“驻陇田镇工作队”)第一时间对接后方单位——深圳农业与食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农投集团”),发挥其全产业链资源优势,联合深圳市果品行业协会、深圳市盛和果篮子公司等市场主体,打通“产-加-销”堵点。
自6月下旬荔枝上市以来,合作企业日均收购量稳定在4至5万斤,预计整个产期(约30天)将助力雷岭荔枝销量突破100万斤。为保障收购、分拣、包装等环节高效运转,合作企业同步启动“就近用工”机制,每天雇佣当地工人约30人,负责果园采摘、果品筛选、预冷包装等工作。“以前荔枝卖不掉,在家干着急;现在每天到收购点帮忙打包,一天能挣200元左右,既贴补了家用,还能看着自己的荔枝被装车运走,心里踏实!”雷岭镇麻埔村村民张阿姨一边熟练地将荔枝装入冷链箱,一边笑着介绍。
据了解,此次消费帮扶不仅解决“卖难”,更注重长效合作。深农投集团携手深圳市果品行业协会与雷岭镇已初步达成定点采购的意向,未来将通过冷链物流升级、品牌包装设计、电商直播推广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该镇荔枝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丰产”真正转化为“丰收”。
消费帮扶是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驻陇田镇工作队将持续发挥深圳市场、渠道、资源优势,让更多像“雷岭荔枝”这样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郑雪云 供稿/供图:驻陇田镇工作队)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