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焕新加速跑!税动力赋能“以旧换新”全链条

发布时间:2025-06-24 10:54:5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通讯员供图)

6月23日-2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主题“节能增效,焕‘新’引领”鲜明指向以设备更新和消费品升级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在这场关乎产业升级、消费提振的国家行动中,税务部门精准定位,靠前发力,精准聚焦供给端、消费端、回收端协同赋能,推动“收旧-换新”的供需齿轮紧密咬合、高效运转,将政策红利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为这场惠及民生的“焕新”大潮注入强劲的“税动力”。

供给端:税惠激活“智造”引擎,让“造新”更有底气

走进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埃安)的智能工厂,机械臂精准舞动,AGV小车穿梭有序,数字化大屏实时跳动着生产数据,一派现代化智造场景。“近年来,埃安累计取得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超十亿元,叠加享受的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税费优惠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公司财务部部长徐德思指着全新智能化产线感慨道,“我们把‘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线的升级改造中,生产效率的提升让我们能更从容地应对‘以旧换新’带来的订单增长,为市场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新能源汽车。”作为全球唯一的一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灯塔工厂”,广汽埃安目前年标准产能20万辆,平均不到一分钟,就有一台车辆生产完成。

广汽埃安的案例是税务部门赋能供给端的一个缩影。面对“以旧换新”政策释放的巨大产能需求,税务部门敏锐地将“链主”企业作为畅通链条的关键切入点,组建“产业链服务专班”,主动下沉服务,以汽车产业链为例,青年助企团深入重点汽车制造企业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开展“一户一策”精准辅导,并利用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等渠道“靶向推送”优惠政策,确保政策直达快享;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退税申请“提速办理、快审快退”,将政策红利从“文件上”加速送达企业“账面上”。一张织密的政策落实“服务网”,正成为支撑企业扩能升级、激活内生“智造”动力的坚实后盾。

消费端:服务提质消费升温,让“换新”更添动力

618大促期间,沙园家电市场人声鼎沸,“家电以旧换新 政府8折补贴”“以旧换新,绿色智能新生活”的红色横幅和醒目海报随处可见。在冰箱、洗衣机、电视等展区,前来咨询和选购的消费者络绎不绝。

“‘618’遇上‘以旧换新’,我们卖场的人气明显更旺了!”沙园家电市桥店店长何飘梅脸上洋溢着喜悦,“政策补贴的吸引力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家庭都算着这笔账,趁着好政策把家里用了十年八年的老冰箱、老电视换掉,一步到位升级成一级能效、带智能操控的新品。节能省电、功能强大,还能享受补贴,消费者觉得特别划算!”

“税务部门的服务太贴心了!”何店长回忆起活动初期仍充满感激,“税务干部提前一周便向我们了解促销计划和预计销量,还辅导我们线上提交发票赋额调整申请,当天就批下来了。活动期间开票‘零延误’,顾客领补贴顺畅无阻,满意度飙升!”

“我们密切关注以旧换新相关行业的销售动态和促销节点,特别是针对一些大型零售商、品牌专卖店等,主动解读、辅导销售旧货、换购新品的发票开具、纳税申报要点;动态监测相关企业的发票使用情况,对于活动带来的开票量激增需求,辅导其顺利办理发票赋额调整申请,最大限度消除消费环节的后顾之忧。”番禺区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负责人表示。

回收端:“反向开票”破冰畅链,让“收旧”更可持续

在热闹的“换新”背后,废旧物资能否顺畅、规范地回流,是整个链条可持续的关键一环。

“过去,‘无票’是我们最大的痛点和风险点。”广州普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江威深有感触,“从千家万户收来的废旧纺织品,很难拿到发票。这导致我们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不足。”

而“反向开票”政策正是税务部门为回收端这一核心堵点开出的“良方”。“‘反向开票’政策有效解决了‘第一张票’缺失的痛点问题。政策出台后,税务干部上门辅导,帮助我们掌握政策适用条件、开票流程和风险防控要点。现在,我们可以便捷地为散户反向开具发票。政策推行一年来,我们累计开出‘反向发票’近850张,金额超220万元,经营成本降了,合法收益也有了保障,我们参与正规回收、实现做大做强的信心和积极性空前高涨!”陈江威表示。税务部门通过加力推广和精准辅导“反向开票”政策,有效化解了困扰行业多年的“源头票缺失”顽疾,疏通了“以旧换新”全链条的“最后一公里”,让废旧回收规范化、规模化。

从助力制造企业轻装前行,到服务流通企业无忧开票,再到赋能回收企业规范运营,税务部门在“三端”的精准发力与协同推进,构建起一个高效、顺畅、可持续的“以旧换新”税收服务生态圈,为经济的绿色转型与消费升级贡献坚实的税务力量。(陈赞亮 通讯员邓洁婷 吴舒)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