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2025年“潮州古城生活美学与非遗传承”学术交流活动在韩山师范学院开幕。
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周和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苑利等专家学者与潮州高层次人才、社科界人士相聚一起,共同探讨潮州古城生活之美、文化之美,以及如何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潮州市副市长周茹茵、韩山师范学院副校长黄景忠参加开幕活动。
周茹茵在致辞中指出,潮州是一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原真古城,唐风宋韵在街巷流淌。希望专家学者在潮州多走走看看,为潮州多提宝贵意见,提升古城的生活之美、非遗之美。希望潮州的各路英才和社科界朋友深入研讨,以文化为滋养,开启更加美好的生活。
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周和平作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推动潮州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长期关注支持潮州文化建设的他详述潮州文化资源之丰富,建议潮州市要加强对文物古迹的挖掘揭示和对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通过非遗与现代的结合、当代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进一步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希望潮州市加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秉持“以申遗促保护 以保护促申遗”和整体保护理念,全面提升潮州古城影响力,推动潮州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苑利带来《非遗: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分享,厘清当下对非遗认识的一些谬误,深入浅出讲明非遗保护的标准和原则,并就潮州文化建设提出意见建议。他指出,潮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市,要着力做好“保护”这篇文章。特别是通过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进行整体的保护。同时,抓紧做好国家级5A景区申报工作。
南通大学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吴元新则以《数智化时代的非遗传承与保护创新》为题,聚焦品牌数智化建设。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刘晓春带来《潮州的松弛感和情绪价值》,带领大家感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古城”潮州的时代价值。
活动由潮州市社科联、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潮州市人才驿站联合主办。在两天时间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与本地高层次人才、非遗传承人等通过演讲分享、调研采风,实地领略潮州独有的文化景观,探讨如何让非遗更好走进当代、走向未来,让潮州古城绽放新的时代光彩。(郑雪云 供稿/供图:潮州市社科联)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