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黄埔区在广东环亚美容化妆品博物馆开展“文明共建 美育同行”化妆品安全与中华美妆文化传承结对共建活动,通过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深度结对共建,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注入鲜活动能。这场别开生面的文明实践行动,以“化妆品安全”为民生切口,以“美妆文化传承”为精神纽带。
此次活动由黄埔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黄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黄埔海关所属穗东海关、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广州壹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黄埔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广东环亚美容化妆品博物馆协办。
文化深耕:在文化传承中厚植文明基因
活动现场,一场穿越时空的美妆文化之旅徐徐展开。在广东环亚美容化妆品博物馆,参访者透过300余件历代妆具文物,感受中华美妆文化的千年脉络。从古代胭脂水粉的制作工艺,到近代民族化妆品企业的崛起历程;从《齐民要术》记载的“澡豆方”到现代生物科技赋能的“精准护肤”,博物馆内陈列的千余件藏品串联起中华美妆文化的演进脉络。“这些展品不仅是商业发展的产物,更是中华审美智慧的结晶,我们不仅要让文物‘活起来’,更要让文明基因‘传下去’!”博物馆讲解员指着清代螺钿妆奁说道,“我们希望通过可触可感的文化载体,让传统美学真正走进现代生活。”广东环亚美容化妆品博物馆作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馆藏特色及行业优势,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公众平台的宣传优势和责任。
志愿赋能:专业科普筑牢安全屏障
“选购化妆品先查‘身份证’——国妆网备进字编号就是它的‘护照’!”“非正规渠道进口化妆品可能存在假冒伪劣等风险”……在海关政策宣讲环节,黄埔海关所属穗东海关志愿者化身“美妆安全卫士”,通过真假化妆品对比、监管案例解析,为市民送上“避坑指南”,以“政策解读+实物展示+互动问答”的宣教模式,让专业监管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此次活动以‘化妆品安全’为切入点,就是要找到政策宣导与民生需求的交汇点。”活动相关负责人在活动现场表示,“未来将依托黄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把国门生物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科普课程。”这种“专业机构搭台+志愿团队演绎+市民互动参与”的模式,正是结对共建机制的创新实践。
实践破题:知行合一绽放文明之花
在“科学美白”工坊中,专业讲师通过显微镜展示皮肤屏障结构,解读“烟酰胺”“传明酸”等成分作用原理;化学实验区里,市民群众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配制PH试纸检测护肤品酸碱度;互动工坊更添新趣——在“天然美肌”体验区,市民群众们正用芦荟、蜂蜜、蛋清等天然原料制作DIY面膜,通过研磨、调配、敷贴的全流程实践,直观感受植物活性成分的护肤奥秘。这种“理论+实操”的美育模式,恰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扩面的生动缩影。新时代文明建设既要“塑形”更要“铸魂”。通过文明单位与实践中心的深度耦合,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延伸了服务触角,更是为群众参与文明创建搭建了具象化载体。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同频共振,当专业力量与群众需求双向奔赴,新时代文明实践必将绽放更加绚烂的“美美与共”之花。
结对共建:多元协同激活基层治理新样态
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黄埔区打破传统“单兵突进”模式,创新建立“1+3+N”结对共建机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枢纽,联动文明单位、社会组织、企业园区三方力量,孵化N个特色文明实践项目。
(主办方供图)
此次活动正是该机制的示范性实践。黄埔海关所属穗东海关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充分发挥其在政策解读、科普宣传方面的专业优势;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调动青年力量注入新鲜血液;黄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文化载体与展示平台。共建主体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品牌联创”,构建起“政企社民”协同发力的文明实践共同体。
此次活动突破传统宣教模式,将政策解读转化为“实验+游戏”的趣味课堂,将海关监管与美妆体验深度融合,让政策宣讲“有料有趣”、文化传承“见人见物”,让专业监管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政策可视化、科普场景化”的实践,正是结对共建机制赋能文明实践的鲜活例证。(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