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岭南

广东梅州:税惠赋能“高铁经济”助苏区融湾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5-08 06:53:4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梅州市梅县区税务局税务人员到梅州市广顺海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现场了解其养殖模式,并进行养殖业税费政策宣传解读。(谢志勇 摄)

自2024年9月梅龙高铁开通以来,梅州正式迈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在高铁经济带加速成型的浪潮中,梅州税务部门锚定“苏区融湾”战略定位,靶向推送政策、精准释放红利,以“税动力”助推市场主体抢抓机遇、乘势腾飞。

税惠直达:特色农业“链”接湾区餐桌

梅龙高铁开通前夕,由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6亿元建设的梅州市华发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基地投产运营。“一周敲定选址、两周签约进场、三周全面开工,在梅州市、梅县区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项目洽谈到落地仅用半年,华发与梅龙高铁一道刷新了‘梅州速度’。”基地运营负责人王培君表示。

作为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农业工厂”,该基地通过全环境要素智能控制,突破气候、场地等局限,种植串收番茄等蔬果以及水稻等主粮,与大地种植模式相比,产量提高10至20倍不等。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基地累计销售串收番茄、水果青瓜等高附加值经济经济作物约2274万元,全额享受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优惠。

从土地流转到产销对接,梅州税务部门主动靠前,全流程跟踪,开展“一企一策”定制服务,筛选企业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梳理形成“现代农业税惠清单”,精准释放税惠红利。谈及基地发展远景,王培君说道:“梅龙高铁的开通无疑为梅州的农业科技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加上税收优惠政策的加持,我们搞科研、兴农业更有劲头了。”

随着飞驰的高铁,梅州与周边主要经济圈的双向市场流通也在加速,与智能温室蔬果一同搭乘“发展列车”快速通往广深商超,端上湾区餐桌的还有梅州柚、嘉应茶等当地名产。为稳定农业市场主体预期,让税惠活水润泽“田间到舌尖”的融湾之路,梅州税务部门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组建助农服务队,走进优质特色农业企业,提供政策讲解、风险提醒等服务。

在梅州市梅南镇顺里村,整齐划一的牛棚镶嵌在广袤的山林间,为这片青山绿水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4年度广东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4A级生产主体名单,主要从事澳大利亚纯种安格斯牛自繁自育的梅州市广顺海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广顺海”)名列其中。“我们基地现存栏牛数量约为2000头,在梅州城区开设了8家线下门店,店内销售的都是养殖场直送的新鲜牛肉。”广顺海负责人杨四海介绍道。“落户梅州以来,税务部门不仅及时辅导我们申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还帮助我们优化成本核算流程,避免了涉税风险。”

目前,广顺海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肉牛全产业链养殖企业,也成为了当地百姓熟悉的品牌。梅龙高铁开通后,广顺海迎来了更大的市场,今年第一季度,其销售额同比增长26%。“我们在梅南镇规划建设牛品种观赏园、牛肉美食街,打造牛肉食品加工等附属产业,梅州风味的安格斯牛肉香气将搭乘梅龙‘快车’飘进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千家万户。”杨四海对企业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研发加力:“梅州智造”疾驰湾区赛道

依托“研发孵化在湾区、成果转化在梅州”的“反向飞地”创新模式,在梅县本土成长的广东庆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庆达科技”),在大湾区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是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是高铁提速的获益者。快捷的交通不仅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缩短了家乡与工作地的时空距离,让企业的技术人才往返两地不再是漫长的等待。“我们的工作经常要到珠三角学习交流,梅龙高铁开通之后,我们的信息通联效率明显提升,对抢占湾区市场份额也有很大的助益。”庆达科技工程师罗俊仁说。

近年来,庆达科技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形成了以空调电机、洗衣机电机、智能马桶盖电机三大主力产品齐头并进,加上多个补充性产品的“3+N”产品结构,致力于成为粤东西北地区产能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家电配套智造企业。目前,庆达科技智能家电配套产业(梅州)基地一期项目已竣工验收,预计今年5月份正式投产使用,新增年产智能家电电机可达500万台/套。

为引导企业形成“研发、产出、突破”的循环链条,梅州税务部门聚焦专精特新企业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落实落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升级、壮大的“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链条,近三年来,辅导庆达科技累计享受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20万元。“公司今年一季度产值实现同比增长30%左右,预销售订单已排产至6月份,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运行。”广东庆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陈秀春表示:“面对政策红利和高铁提速的双重机遇,公司将有信心攻克技术难关,优化供应链和生产力,持续推动产业向新提质。”

文旅升温:客韵风情“圈粉”四海游客

沿着嘉应古城的青石板路前行,老字号尚记食品的盐焗鸡香气随着高铁带来的客流飘向四方。作为客家盐焗鸡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尚记食品负责人杨正对梅龙高铁的“带货”效应感受深刻:“梅龙高铁开通后,游客明显增多,很多人在回程前都会专门过来买盐焗鸡作为手信。我们的销售额明显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约16%。”

为擦亮梅州市“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招牌,更好地支持客家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梅州税务部门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推出“非遗美食税惠套餐”,主动上门辅导企业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六税两费”减半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等政策,2024 年累计为尚记食品减免各项税费约9万元。“税务部门还给我们量身定制了‘税收服务方案’,建议我们可以走‘文旅+非遗体验’的路子。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我们建立了盐焗鸡制作技艺传习所,让游客不仅能带走盐焗鸡等非遗美食,还能体验传统制作技艺。”尚记食品总经理邓丽芳指着技艺传习所扩建区域说道,“税务部门送来的政策优惠是真金白银,让我们在传承非遗的路上更有底气。”

梅州市梅江区税务局工作人员为非遗技艺企业量身定制“税收服务方案”。(郑璐滢 摄)

从嘉应古城出发向南20公里,环山绕水的筀竹村凭借“小溪+书屋+民宿”的“清凉经济”成为湾区游客短途游热门目的地。梅龙高铁开通后,筀竹村的民宿入住率明显提升,在国庆、春节等假期迎来客流高峰。“税务部门的服务就像及时雨,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筀竹村的瑞丰祥民宿管家阿丽说,“我们去年开始对外营业,恰逢梅龙高铁开通,订单激增,发票开具和纳税申报等一些问题让我们有些手忙脚乱,税务部门得知后,专门组织‘民宿服务小分队’,上门辅导我们电子发票开具、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在税费优惠政策的激励下,我们将升级完善民宿设施和周边环境,提升游客体验,争取吸引更多的游客。”

“以前游客嫌路远时间久,现在广州深圳坐高铁到梅州只需要1个多小时,从梅州西站到这儿只需要10多分钟车程,节假日民宿房间基本‘一房难求’。”筀竹村党支部书记表示,“游客来了,村里面住宿、餐饮、零售的生意好了,遇到的涉税费事项也增加了。”针对旅游旺区发票开具需求,梅州税务部门在嘉应古城所在的凌西社区、筀竹村党群服务中心都设置了“粤智助”自助办税终端机器,实现发票申领、社保缴纳等高频业务“家门口办理”,便捷服务商户、住户和游客。

在高铁经济带建设浪潮中,梅州税务部门将持续以政策落实的“精度”、服务提档的“温度”、改革创新的“力度”护航市场主体,在“湾区+苏区”协同发展的壮阔图景里,续写山海携手、双向奔赴的崭新篇章!(郑雪云 通讯员郑璐滢 刘蔚琳)

 

责任编辑:陈赞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