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化公司公用工程部岗位人员徐海飞和晏海辉在统计污水回用量。(赵凤莉 摄)
截至4月27日,广东石化污水处理场自投用以来已累计向除盐水站和循环水场输送回用水共计3449万吨,节约新水费用达1.4亿元。其中,2025年至今回用水共计402万吨,回用率73.43%,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
广东石化始终以“建设绿色、智能、效益型世界一流炼化企业”为远景,将绿色生产贯穿生产经营始终。该公司污水处理场采用了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采用“雨污分流、污污分流”的设计理念、运用不同的工艺技术对各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特别是针对炼油装置电脱盐污水以及脱硫废碱液这种高油、高盐,难降解的污水,单独设计处理工艺和主流程工艺合并运用,排水达到并优于国家的排放标准。
精细管理,系统和人员双管控。广东石化构建了以污水处理场为基础,涵盖全厂污水管网的全厂水平衡模型,数据链接至MES系统,做到水质、水量高度受控,杜绝污水系统受严重冲击情况的发生。污水处理场根据水平衡模型,提前预测并适时调整各系统处理负荷,确保各单元平稳运行,达到最佳处理效能。同时,积极开展污水回用率班组级竞赛活动,将全年指标细化分解到月、周、天,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班核算、周统计、月分析”管控措施,在提高污水回用率方面取的卓越成果,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降低了公司的用水成本。
公用工程部污水班长林越和鲁振东在气浮滤池处对万邦达新员工进行现场培训。(赵凤莉 摄)
在线分析,保平稳重精细。在各股来水汇入口及工艺流程关键节点处,安装了在线水质分析仪,一方面可将超标来水及时切出系统,贮存至事故水罐待后续逐步稀释处理,确保污水整体系统平稳运行;另一方面是可根据来水水质、水量动态调整药剂投加量,提高岗位操作精细度,严格控制三剂耗量和处理效果的良好平衡。污水专业组细化管理,将回用率指标分解至各运行班组,每月将数据汇总、排名,部门设立节水专项奖,严格执行奖罚制度。
推进技改,提供技术借鉴。为攻克污水前端来水COD不足这一棘手难题,污水处理场全力推进PACT池甲醇技术改造项目。改造过程中,技术团队深入研究甲醇投加量、投加时机以及PACT池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不断优化工艺参数。通过精准投加甲醇,PACT池整体污染物去除效果得到质的飞跃,去除率提升至90%,相较于改造前提高了30%,这一技术改造为污水达标处理提供了坚实保障。如今,PACT池已成为污水处理的核心阵地,为公司污水达标排放发挥着关键作用,也为同行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借鉴。(郑雪云 通讯员赵凤莉 林越)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