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

白云区去年恢复耕地超7700亩,位居全市各区第一

发布时间:2025-03-28 09:48:0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通讯员供图)

白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自2022年以来,每年均落实耕地总量平衡,累计恢复耕地1.5万亩。尤其是在2024年,白云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创新“党政挂帅+市场运作+科技赋能”模式,实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恢复耕地7751亩,位居全市各区第一,圆满完成市下达任务,并补足2020年以来的耕地总量平衡任务,有效破解耕地碎片化、空间无序化难题。

党政挂帅构建攻坚体系

白云区深度构建“区委区政府-职能部门-镇街-村社”攻坚体系,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督办,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委深改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研究部署耕地恢复工作;区分管领导定期组织耕地恢复例会,深入现场督办,并实行每日调度。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建立“调查、耕保、执法”联动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并联合区农业农村局组建4个“处级领导专项工作组”持续下沉田间地头严督实导。镇街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靠前指挥,推行“领导班子包片联村”机制,村社集结干部锚定包干地块持续攻坚,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机制和责任链条。

与此同时,白云区坚持规划引领,立足打造“一龙头两园区三基地四示范区”的优质优美农业空间格局,科学编制白云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大力推动耕地集中整治,以构建“集中连片、形态规整、规模适度”的耕地集中整治区为目标,系统分析耕地整治潜力规模、资源分布、连片程度、实施可行性等因素,划定四片共27个耕地集中整治区,引领近5年的耕地恢复工作。

2024年,通过耕地集中整治区的建设,白云区新增2个“千亩方”、多个“百亩方”,耕地“千亩方”占比达30%,“百亩方”占比达80%,主要整治片区耕地连片度提升10%。

市场运作破解资金瓶颈

积极引入外力支持,成为白云区高效推动耕地保护的一大“法宝”。

白云区为此创新政策,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完善配套措施,破解耕地恢复资金难题。白云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区属国企参与耕地恢复路径,出台《白云区关于区属国企参与耕地恢复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引入区属国企参与耕地恢复。此项工作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在广州市首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授信4亿元,其中2.38亿元贷款专项用于耕地恢复,构建“国企融资-耕地恢复-收益反哺”工作闭环,创新打造耕地保护融资样板。

2024年,傅廷栋院士专家工作站落地白云区重点打造的广州种业之都。钟落潭镇龙岗村、江高镇峡石村等典型村近千亩新增耕地充分发挥耕作条件好、集中连片等优势,种植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团队研发的优质油菜花品种。到了3月份,这些油菜花田花开成海,花海间蝶舞蜂飞,成为了市民春游拍照打卡的胜地。油菜收割后,这些油菜田即可规模化种植水稻、蔬菜等符合耕地种植用途的农作物,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科技赋能实现精细管理

科技赋能的作用在白云区保护耕地过程中也尤为显著。

在保护耕地选址阶段,白云区依托GIS技术建立“三级筛查”机制,对全区非耕非林地块进行地毯式筛查,然后结合生态红线、地形坡度、水域岸线、连片程度、规划适配、用地手续等因素进行筛选,最后联合农业农村部门、镇街、区属国企、技术单位实地踏勘,结合现场条件选定耕地恢复潜力地块,确保恢复地块选址“优中选优”。

在施工阶段,白云区运用GIS技术建立动态监测系统,自主研发“耕地监管一体化平台”,综合RTK测绘、奥维互联地图等数字手段,融合“卫星定位与图斑管理”功能,打破“拿着图纸找地块”的时空限制,实现耕地恢复选址让地、施工种植、变更调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做到“边界清、底数准,达标快”,新增耕地通过率显著提升。

在保护耕地过程中,白云区耕保部门、调查部门和技术单位密切配合,高效联动,实行“36+12小时”响应机制,即外业举证36小时响应机制和审核结果12小时反馈机制。

其中,外业举证36小时响应机制指的是镇街当天下午5点前申报外业需求,耕保部门、调查部门、技术单位次日晚上完成图斑初筛、红线勾绘、上图入库、外业举证、数据上传、统计分析以及初步调查结果反馈等一系列工作。审核结果12小时反馈机制则是指调查部门、技术单位实时获取省市审核情况并推送耕保部门,耕保部门每日将审核通过以及退回图斑情况即时反馈镇街,并指导镇村整改,每周定期组织镇街对重点地块进行会审。(陈赞亮 通讯员陈亮嘉 陈威)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