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情况媒体通气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3月24日下午,在广东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情况媒体通气会上,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罗政、深圳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黄晓瑜、惠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刘志宏出席会议并介绍了该市外资工作的举措和成效。
广州:制度保障释红利,打造投资首选地
罗政介绍,广州是跨国企业全球投资的重要目的地,现有超5万家外资企业扎根发展,其中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362家。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罗政(通讯员供图)
据透露,去年,广州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445家,同比增长27.4%,全国每新设7家外资企业就有1家在广州。今年1-2月,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40家,同比增长4%;实际使用外资74.24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32%),华南美国商会发布《2025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显示,广州连续第八年被评为中国首选投资目的地。
罗政表示,广州将从四个方面发力推动外资工作。一是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认真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加大力度吸引外商投资制造业。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目前130项试点任务已顺利实施121项,实施率达93.1%。二是构建“大招商”体系,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强化招商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国际会展中心的大展会资源,以产业地标、产业IP为抓手加强产业集聚型招商。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选准细分赛道和靶向企业实施精准招商,前瞻性谋划欧美、日韩、中东等区域重点项目招引工作。三是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争取番禺升级建设国家级经开区,推进东部中心、北部增长极、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区域协能性平台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新平台,形成利用外资更多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四是进一步强化政策供给,实施新一轮外资奖励政策,研究制定鼓励设立和发展外资研发中心政策,增强外商投资黏性。启动“益企行”企业服务年行动,推出“政企连心”“惠企直达”“聚链企航”“改革突围”4大行动14项具体工作举措。同时,在广州开发区、天河CBD、广交会等外资企业集聚区和重点平台建设多个外商投资服务工作站,形成多点覆盖、精准服务的外资服务前沿阵地。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具有全球企业投资的底蕴、魅力和机遇。罗政表示,期待更多全球投资者和优秀企业与广州双向奔赴,将秉承“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理念,一如既往做好服务,支持企业投资广州、扎根广州,努力让广州成为更多企业的投资首选地。
深圳:多措并举促落实,塑造外资“引力场”
黄晓瑜介绍,深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始终是外资外企来华投资热门目的地,现如今正致力于从三方面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
深圳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黄晓瑜(通讯员供图)
2024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738家,增长21.7%,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2025年1—2月,深圳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388家,同比增长23.8%;实际使用外资81.6亿元,同比增长16.0%,占全省比重35%。在规模稳定增长、增速转负为正的情况下,利用外资质量也有所提升。受益于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境外资本坚定看好深圳科创企业发展前景,将以多措并举吸引外商投资。
黄晓瑜指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始终高度重视外商投资工作,不断优化外商投资工作举措,将做好三方面工作让各类优质项目落得下、建设快、发展好。一是出台2025年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个工作方案,积极推进落实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和外商独资医院等政策,推动互联网、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业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推动一批优质外资项目落地。发布《利用外资奖励计划实施细则》,开展利用外资奖励计划申报受理。二是举办跨国公司总部企业授牌仪式暨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议,为企业答疑解惑。持续完善外商投资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外资企业服务保障,依托“深i企”平台设立外企驿站,向外资企业精准推送优惠政策和惠企服务。三是围绕深圳产业发展需求,滚动推进重点国别、重点领域项目招引,积极主动吸引和扩大利用外资。联动驻华商协会、侨团组织等单位,组织举办投资推介活动,持续讲好“深圳故事”,坚持以“心诚+行程”持续面向全球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下一步,深圳将落实《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要求,发挥“外资大市挑大梁”作用,充分用好用实最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更精准的政策创新、更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造外资“引力场”。
惠州:创新服务助发展,构建外资“强磁场”
刘志宏表示,近年来,惠州锚定“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目标,全力构建外资“强磁场”。目前,惠州市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1.4万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400亿美元。英荷壳牌、埃克森美孚、索尼、LG等500强跨国公司在惠投资77家企业。今年1-2月实际吸收外资21.41亿元,同比增长110%,总量全省第3。
惠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刘志宏(通讯员供图)
刘志宏介绍,惠州主要通过四项举措推动外资工作。以“一流环境”增强外资信心:聚焦外资企业关切,惠州推出“三个一”服务机制:“一链办理”提效率,设立外资项目绿色通道,整合用地、环评、能评等30项审批事项,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60%;“一企一策”解难题,建立市领导挂钩服务机制,为重点外资企业协调解决用工、物流、土地等各种经营困难和问题;“一诺即准”稳预期,全力落实省、市外资专项政策,兑现率达100%。
形成“三个极致”服务模式:极速审批。成立市长牵头的跨国服务专班,3天完成海域论证、7天完成用地清场;极致协同。定制“用地-建设-投产-配套”全周期清单,提前解决设备进口、跨境结算等关键问题47项,保障一期项目提前6个月投产;极链延伸。同步建设专属码头、管廊等基础设施,实现“龙头入驻、链聚成群”。
以“链式思维”精准招商:纵向强链。依托大亚湾石化区,引进德国巴斯夫、韩国LG化学等13家全球化工500强企业;横向聚链。在电子信息领域,推动韩国SK、日本旭硝子与惠州亿纬锂能、TCL等本土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下游4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未来拓链。举办“面向全球、惠聚未来—高端石化新材料”招商大会,储备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外资项目。
以“全球视野”搭建平台:形成中韩产业园“先行示范”,创新“两国双园”合作模式,引进亿纬动力、安姆科、旭硝子、韩铝动力等34宗外资项目落地建设;打造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建立GoGBA港商服务站,全流程跟进港商到惠投资、运营及拓展业务涉及的政策问题和服务支援;推出RCEP“惠企行动”,成立惠州RCEP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宣传培训、贸易投资促进、涉外法律支援等“一站式”服务。
据悉,惠州还将实施“外资领航”计划。一是谋划建设惠州市外资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政策“一键直达”;二是设立100亿元投资产业基金,支持外资参与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三是举办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峰会,力争全年引进百亿级外资项目3个。惠州市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与广大外资企业携手同行,努力为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陈伟赞 实习编辑廖慧萍 供稿:广东省商务厅)
责任编辑:黄楚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