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广东:出台23条促服务消费新政 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06 11:04:3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广东促进服务消费媒体通气会现场(粤新办供图)

3月5日,从广东促进服务消费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进一步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向社会宣传广东省有关部门和地市促进服务消费的有关工作情况,重点介绍2025年促进服务消费的工作考虑、具体举措、应用场景和重点活动计划。

出席发布会的有,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体育局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和广州商务局、深圳市商务局分管负责同志,发布会由广东省商务厅分管负责同志主持。

广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前,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将通过六方面23条措施,系统部署广东省服务消费工作。

据介绍,《若干措施》有几个特点:一是对消费需求大的餐饮住宿消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一老一小”消费,提出建设儿童友好餐厅、构建15分钟家政服务圈、发展老年助餐和适老化改造等措施,推广便捷可及的居民服务。二是在餐饮家政方面,擦亮“食在广东”金字招牌,培育“南粤家政”特色品牌;在文旅体育方面,推广“粤剧”“粤曲”等岭南文化,发挥“全运+”等赛事消费带动作用。同时,考虑到广东是会展大省,专门提出扩大会展消费的相关措施。三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知名餐饮品牌入驻、住宿业市场主体提升,培育银发经济潜力产业,多渠道建设便民体育设施。四是促进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多业态融合,促进传统商业综合体向商旅文体健一体化的服务消费主导型消费体转型,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改造提升特色街区。

广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发挥好牵头作用,统筹各地市、各部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消费群体,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路演推介,打造特色鲜明、引领带动作用突出的服务消费城市,打响广东服务消费品牌,营造激发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二是针对餐饮、住宿、会展、文旅、体育、养老、育幼、家政、健康、居住等服务消费,遴选一批个性化、品质化服务消费创新场景,适时发布一批最佳实践案例。三是围绕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全年开展100场左右“服务消费季”系列活动,打造服务消费热点。四是力争打造一批餐饮爆款IP。协同文旅、宣传等部门做好“跟着美食去旅行”“跟着电影品美食”等活动,推动跨界融合、相互引流,推出主题单品、主题餐厅、主题美食线路等。五是依托广东省“南粤家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大力推行家政服务码,推广家政服务标准、合同示范文本等,培育家政服务企业信用评价5A、4A企业。六是优化会展赛事承办城市、周边城市的餐饮住宿服务供给、联动线路促销,提供吃、住、行、游、娱、购多样化的周到服务。

会上,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推动将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作为夯实居家养老基础地位、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提质扩容的重要抓手。一是为全省特殊困难老年人,即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以及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二是开展“焕新”工作,释放消费潜力。联合省民政厅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度家装厨卫“焕新”工作的通知》,将扶手等支撑装置、护理床、防走失装置等居家适老化改造所需产品共11个参考品类纳入补贴范围,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当地老年人群体实际需求,因地制宜丰富本地区补贴产品清单。

同时,广东省民政厅表示,将与省商务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共同做好家装厨卫“焕新”居家适老化改造所需产品补贴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有效扩大养老服务消费领域,让更多老年人享受改造成果,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家庭规模小型化、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子女照料难”已成为制约家庭生育意愿的突出因素。广东已将发展托育服务纳入省“十四五”规划以及公共服务、卫生健康、妇女儿童等多个专项规划:一是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托育服务;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推动有条件的公立医院、企事业单位和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缓解群众“入托难”问题。二是出台普惠托育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落实托育服务税费优惠政策;盘活社区、单位、相关机构现有场地等存量资源,逐步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和服务价格,减轻群众“入托贵”负担。三是加强托育机构安全监管和监督检查,上线智慧托育信息系统,开展“托育无忧”公益行动。

据介绍,全省托育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不断健全。去年,省卫生健康委统筹全省12个城市的托育服务机构向当地群众发放“惠民托育券”,吸引宝爸宝妈们到店体验专业的托育服务。活动期间,4万名家长领取了25万张托育券,为大家实际减免费用近100万元。在商务厅的统筹指导下,省卫生健康委今年将继续组织发放“惠民托育券”,动员更多的优质机构参与进来,让越来越多的家庭享受托育服务。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2024促文旅消费“十大举措”、组织系列文旅消费活动等举措,从供需两端推动全省旅游业全面复苏、高质量发展,全省文化和旅游经济实现“高开稳走、供需两旺”,呈良好发展态势。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8.7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4%、15.8%。

据透露,2025年春节假期,开展“请到广东过大年——文旅补贴惠民游活动”,发动全省联合文旅企业、电商平台推出“吃住行游购娱”多项惠民措施,实现乙巳蛇年“开门红”。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省接待游客801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7.5%,全省接待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达到历年假期最高值。

据悉,广东文旅将从四个方面重点发力,发挥好文旅消费促增长、惠民生的作用。一是围绕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和寒暑假等旅游旺季,持续开展“跟着美食去旅行”等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二是继续实施广东文旅消费惠民补贴活动,拓宽文旅产品销售渠道,激发公众文旅消费热情。三是在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2025广东文旅推介大会系列活动,集中展示广东文旅产业优秀成果和亮点。四是积极培育“粤式新潮流”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深挖低空旅游、研学旅游、银发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潜力,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广东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将以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为契机,创新体育消费场景,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借力全运盛会,拓展消费空间载体。十五运会期间,广东将承办竞体项目350项、群体赛事152项,覆盖省内15个地市,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消费线路,联动东莞篮球、佛山龙舟等地方品牌赛事,推动体育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二是结合联动文旅业、金融机构、电商平台、新媒体平台等举办体育消费节、体育消费季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消费促进活动。围绕马拉松、自行车等休闲项目,培育自然与文化融合的户外消费场景。鼓励企业研发智能穿戴等新产品、智慧体育平台,提供场馆预订、赛事观赛等服务。三推动赛事与景区、商圈深度结合,鼓励各地申办国际顶级赛事,鼓励地市发放消费券,最大化赛事引流效应。四是打造会展平台,深化区域合作。2025年11月,广东将举办第二十六届广东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粤港澳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设置体育成果、数字体育、消费服务等五大展区,同期举办赛事经济、户外运动等分论坛。

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将高水平建设“广州服务”品牌,不断增强市民群众和游客的获得感。一是构建服务消费“1+N”政策体系。广州将加力支持住宿餐饮、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发展,增加文娱旅游、体育健康等品质消费供给,加快“AI+”“数字+”等消费模式创新。二是打造“羊城消费新八景”消费矩阵,形成“场景+”“产业+”“活动+”“资源+”格局。擦亮“食在广州”名片,推动餐饮与住宿、文化、旅游、康养、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挖掘广州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和时尚创新文化资源,丰富“旅游+”融合产品。实施“银发经济十条”,做好岭南特色的中医药康养精品体验。增加体育消费场所,打造国际赛事中心,链接会展、时尚、智能、绿色等产业,打造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服务消费场景。三是用足用好广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优势,持续深化教育、养老、医疗、健康等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吸聚高端服务业项目进驻。抢抓国家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大力发展入境游,带动餐饮住宿文娱等各项服务消费高品质发展。推进教育服务国际化,加快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创新区建设,推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港澳子弟学校健康有序发展。加大力度引进国际高水平医疗资源,促进外商独资医院落户。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机构跨境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打造跨境养老服务品牌。

深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结合深圳实际,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夯实政策之基,培育增长新动能。二是以“首发经济”助力消费提档升级;开展深圳服务消费季、深圳购物季、深圳直播电商月等系列活动;持续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全屋智能家居等智能产品置换,扩大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三是加快福田中心、罗湖核心、后海—深圳湾、空港会展、前海·宝中等商圈建设;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深圳市直播电商基地,支持社交电商、电子竞技、网络游戏等体验式沉浸式消费;建成682个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进一步满足居民养老托育、家政清洗、美容美发、康养健身等消费需求。四是发展推广低空观光、工业旅游、深港联游等旅游新产品;稳步推进华发冰雪世界、乐高乐园度假区等项目建设;依托深圳体育中心、深圳大运中心、春茧体育馆,大力发展体育经济、演艺经济、粉丝经济;完善多语种服务,扩大多样化支付服务和入境游宣传,提升境内外游客来深消费便利度;加快推进智能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10个智慧养老展示体验消费中心,举办智慧养老展、敬老月、银发经济消费节等活动。五是落实“粤贸全国”“粤贸全球”,加快会展之都建设。举办好高交会、文博会、数字能源展等重点展会;支持深圳市企业组团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市外国内展,支持参加境外重点展会超200场;鼓励发动深圳市企业参加“粤贸全国”“粤贸全球”展会。(陈伟赞 实习编辑廖慧萍)

责任编辑:黄楚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