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这被子好暖和啊,还有熊猫的图案呢!”八岁的小卓玛羞涩地说。
小卓玛口中的“叔叔阿姨”是一群来自广东东莞的青年志愿者。
近日,一场名为“情系归里 爱心归嘉”员工家乡公益捐赠仪式在日部乡中心小学举行。
活动现场,广东嘉荣集团向学校送上了420套校服、220份暖冬床品三件套等价值10万元暖心物资,希望这群可爱的嘉绒藏族孩子在寒冬里能够感受到“嘉”的温暖。
爱心跨越2039公里,温暖抵达偏远高原
日部乡,这个藏语意为“山坡上的官寨”的地方,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西北部,距马尔康市城区128公里,是全市条件最为艰苦、路途最为遥远的偏远乡镇之一。这里海拔2720米,为高山峡谷地貌,昼夜温差大。每当冬季来临,气候变得异常干燥,水汽凝结成冰凌,刺骨的寒意弥漫在空气中。
日部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就生活在这里。据了解,学校有37名教职工,458名嘉绒藏族学生。学生们从学前班到小学各个年级不等,大多数来自偏远的村落,最远的距乡政府有70公里之遥,同时部分学生家庭因突发疾病或意外变故而陷入困境,还有部分学生属于单亲家庭。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安心学习,政府全力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对于部分不方便往返的学生学校实行寄宿制。
从广东东莞到四川日部乡中心小学,地理距离接近2039公里。广东嘉荣集团倾情推出的“员工家乡公益”,让两个原本遥不可及的地方紧紧相连。
“日部乡冬天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10℃左右,由于学校资金有限,学生们只能靠着一床冬被抵御严寒,床铺已经变得陈旧,更别提统一的校服了。”日部乡中心小学校长严波表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特别注重爱国教育,渴望为孩子们配备统一的中山装校服,这不仅能为他们带来温暖,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了解到学校的迫切需求后,嘉荣集团迅速响应,制定详细的捐赠计划,并精心定制暖心物资。12月17日 ,由嘉荣家乡公益大使——嘉荣超市首铸万科店生鲜经理陈桂华带领的公益小分队冒着严寒,从东莞到成都,再驱车七个多小时随“之字形”的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将这份特殊的新年礼物送到了日部乡中心小学。
“感谢嘉荣集团的慷慨捐赠,让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温暖和归属感。”捐赠仪式上,严波校长向嘉荣集团赠送了独具当地特色的嘉绒头帕和腰带。这份与“嘉荣”同音的礼物,象征着富贵喜庆,是嘉绒藏族的节日盛装之一。学生代表也向远道而来的嘉荣志愿者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表达着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孩子们拿到新校服后,欢呼雀跃,穿上新衣服的他们,开心地围成一圈跳起了锅庄舞。嘉荣志愿者也和孩子们一起,跟着色青旺姆老师学起了藏文歌。在寒冷的冬日,志愿者们还亲自为孩子们铺上崭新的被子。“叔叔阿姨,你们会走吗?”在短短两天的相处中,孩子们已经与志愿者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嘉荣公益步履不停,让美好持续“+温”
“这些礼物是我们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当同学们穿上这身校服时,愿你们心怀祖国、志存高远,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回望高山上,处在风口的日部乡中心小学,嘉荣家乡公益大使陈桂华在捐赠现场,深情寄语这里的孩子们。
“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新一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嘉荣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爱心助学也会传递一种正能量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和感染更多的人来关注教育,关注社会未来。
向善之路或许蜿蜒曲折,但久久为功行则将至。自2020年起,由嘉荣集团发起的员工家乡公益已走到了第5年,累计远涉10,328+公里,走进14个不同的家乡,超10万名乡亲受益。在这每一串数字背后,都是像四川阿坝的嘉绒藏族孩子一样,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美好的故事。
在我们看不见的家乡,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存在发展相对滞后等现状。而以“员工家乡公益”为代表的社会公益项目要做的“就是在最合适的时候,在某个最合适的地区,精准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
微光致远,温暖同行。多年来,嘉荣依托自身的产业优势,在乡村振兴、捐资助学、扶弱济困、援助灾区、体育文化领域长期关注并持续投入,将公益力量传递给众多需要的人群,让善举绽放出“爱和希望”之花。(黄楚芳 陈晓虹供稿/供图嘉荣)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