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

四十峥嵘广州开发区 更加开放扬帆国际合作新蓝海

发布时间:2024-12-27 10:20:3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邓志伸 摄)

对外开放是广州开发区的“使命”之一,历经四十载更迭,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州开发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承继着海丝文化中开放包容的传统,不断谱写着对外交流的新篇。

“引进来”:

吸引外商外资 从被动引进到主动选择

扶胥古运河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之一,也是古代中外船舶进出广州的首泊站,千年海丝之路,自黄埔湾启航。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球第三轮国际产业转移开始启动,逐步形成前所未有的生产全球化、服务业全球化、研发全球化的新格局,为刚刚诞生的广州开发区快速融入全球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作为外资登陆广东最早的地区之一,广州开发区还没有正式奠基,就已开始着手面向海外招商。1984年9月,广州开发区在全国首批建设开发区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率先前往香港开招商会,引起极大轰动。首次赴港招商签订的第一批项目有7个,全部是港资项目。其中首个签约的“外资”公司是香港唐石毅先生的南海洋行,包括石油生产、加工、销售等。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朱秉衡回忆,80年代建设的最著名的外资企业有两个,一是美特容器公司,二是太平洋人工心脏瓣膜公司。“当时国内包装都以易拉罐为高贵,美特容器一分钟生产100多个易拉罐,一个是几块钱,一下就成了全国的第一。”

与此同时,广州开发区着眼长远发展,也吸引了一批技术档次高、投资规模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如宝洁、安利等世界500强企业。40年后的今天,广州开发区已树起八大支柱产业,其中新型显示、美妆大健康等产业的形成,都与当年的外商外资引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日的广州开发区,国际交往招商引资已从被动引进转变为主动选择。正充分利用海德堡创新中心、广州—法兰克福投资贸易圆桌会议等海外资源和重要平台,大力吸引外商投资。

2024年以来,多家外资企业在广州开发区持续深耕加码。全球最大的科学分析仪器制造商赛默飞布局高端实验设备基地;全球知名涂料企业立邦集团签约落户汽车涂料中国总部;全球香精香料龙头企业奇华顿签约扩建华南研发生产中心;全球领先的产业服务公司普洛斯新增投资10亿元设立黄埔智能供应链项目……

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广州开发区新设立外资企业248家,同比上升11.71%;合同利用外资9.94亿美元,同比增长81.9%。截至目前,2024年共签约引进外资项目35个,协议投资额约213亿元。

“走出去”:

搭平台接需求 “出口”“投资”双轮驱动

2004年,全国第一家出口轿车生产基地——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试产出首批出口型三款商务认证车。

2024年10月14日,小鹏汽车P7+首批量产车从广州生产基地“驶向”巴黎车展,开启欧洲预售,启动全球化战略2.0;同年10月25日,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汽车行业的蝶变是黄埔的支柱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40年前,外资外商为广州开发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广阔的海外市场又为开发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企业扬帆出海离不开广州开发区搭建的平台和服务。近年来,广州开发区深度参与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用好国际合作平台,深入拓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直接投资培育外贸新动能。

2020年,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全面深化中新合作成为知识经济发展样板之城;广州科学城获广东省委深改委批复构建高水平开放合作枢纽,深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2020年和2021年,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先后获得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批复,分别作为开放合作的重点区域来推动航运贸易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及粤港合作新高地。

2020年和2023年,黄埔综合保税区和广州知识城综合保税区相继获国务院批复,为广州对外开放历史再添新的一笔,在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上更进一步。现在,这里的企业已可向国际单一窗口获取核注清单回执,企业申报时间缩短30分钟,大幅提升通关效率。

在平台的促进作用下,广州开发区企业积极“走出去”,2019年至今新增境外投资项目超240个,位居广州全市首位,覆盖3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越南、沙特、阿联酋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达40亿美元,天赐高新、高澜节能、明珞装备等一批企业积极在海外布局投资。汽车、船舶、机电、光伏、生物医药等优势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国。2023年广州开发区出口总值达1535.3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23.6%,对欧盟和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3.5%和19.0%。

“护远航”:

解决出海痛点 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保护

广州开发区的部分产业带有高利润、高技术、高壁垒的特点,很多出海企业在海外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牵头实施知识产权护航出海工程,联合区商务局、区贸促会等单位指导出海企业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风险应对能力,走访调研企业和服务机构,通过开展海外知识产权专题培训、指导企业合理布局知识产权海外保险等一系列举措,为区内企业解决出海的痛点难点问题。

广州开发区首创的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是广州开发区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的创新型险种,自2020年5月发展至今,累计有255家次企业投保,总保额达5.28亿元。

2024年6月,广州开发区内某企业借助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这一有效工具,在出海德国时遭遇的专利诉讼中实现逆转,迫使国外原告方主动撤诉,打破相关产品进入德国乃至欧洲的专利壁垒。

全省首个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大厅也在广州开发区启用,并设立了“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城分中心”,打造国际专利审查高速路(PPH)服务窗,提升创新主体国内国外专利授权效率。

2023年11月,露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通过国内快速预审的发明专利作为优先权,经由巴黎公约正式向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提交了发明申请,同时提交了PPH加速请求,这也是广州市首个国内快速预审+PPH双加速国际专利申请的成功案例。

2023年底,广州开发区从“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跃升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

从“试验”到“示范”,是对广州开发区多年来书写的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这张答卷的肯定。回顾“新一轮综改”的成绩,可以看到“首个”“首项”等字眼频频出现,这也是作为开发区承担改革创新使命、充分发扬首创精神的最佳注脚。

“拓圈子”:

对外合作创新 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

步入建设的第40年,广州开发区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合作格局正在显现——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中新、中欧、中沙等国际合作平台,办好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年会暨国际贸易发展论坛等活动,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朋友圈”。

广州开发区东北部的中新广州知识城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是中国、新加坡两国领导人亲自推动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2018年11月12日,中新两国政府签署《关于中新广州知识城升级合作的框架协议》。2019年2月,知识城列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重大创新载体,广州开发区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国际合作不断走向深化。

2023年11月,中新广州知识城再次迎来好消息——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广州保税区和广州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广州知识城综合保税区。知识城综保区将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研发等保税政策的需求,助力知识城企业和产品更好地走出去,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与此同时,广州开发区还在同步开展与沙特阿拉伯的中沙吉赞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合作。2023年至2024年,广州开发区连续两年举办沙特(吉赞)专场投资推介交流活动,邀请吉赞皇家委员会主席出席;并组织天赐高新、万孚生物、高澜节能、明珞装备等30余家企业赴沙实地考察,推动企业开拓沙特及中东市场;同步在区内规划建设中沙产能合作(黄埔)园区,引导赴沙投资企业在园区设立生产、研发、销售等相关主体,促进实现中沙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此外,广州开发区还在中欧区域政策框架下,搭建了广东中欧企业合作中心、中欧创新合作促进中心等双向创新融合平台,通过中欧创新合作促进中心协助视源电子与英国相关私校、高校对接,推广视源智能设备及教育一体化解决方案,拓展欧洲市场;联合世界技能发展联盟,推动慕恩生物科技等企业与国内职业院校开展“教随产出”合作,实现“产品+技能”联手出海。

目前已经成功推动包括德国卡尔蔡司、瑞典奥托立夫、法国思肯德等多家欧资企业深化合作、增资扩产,积极引进的合资高科技企业特捷思电子标签项目,成为中欧合作“小体量、高产出、高成长”的代表。

聚焦创新导向,不断探索中欧合作新模式,“四十而立”的广州开发区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帮助更多企业“走出去”,与全球创新资源开展技术研发、产业对接、企业孵化、市场拓展等深层次合作。(陈赞亮 通讯员王嘉敏)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