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

大朗镇:传承文化记忆 留住传统之根

发布时间:2019-04-17 15:44:54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 叶惠涛 报道)4月17日,大朗镇在蔡边宗祠举行《薪火弦歌——大朗传统文化寻踪》《锦时素韵——大朗民谣拾絮》新书首发仪式。两本书历时多年终于得以问世,这是大朗镇委镇政府深入推进“文化强镇”建设、不断全镇提升文化软实力、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见证。活动现场展示了木偶戏、舞狮、舞麒麟等多种形式非遗,以及由小学生演绎当地民谣,精彩纷呈。

大朗镇委委员蔡培光,大朗镇宣传文体局以及各村(社区)宣传委员等出席活动。

据介绍,传承百年的舞狮、舞麒麟、木偶戏勾起舌尖上记忆的水平鹅饭、春明茶、荔枝干还有延续已久的娘母会、点灯、元帅公诞等古老习俗……这些优秀的大朗传统非遗在《薪火弦歌——大朗传统文化寻踪》一书中得到深刻的展现而另一本传统文化书籍《锦时素韵——大朗民谣拾絮》则以当地流传的大朗方言民谣为蓝本,从口耳相传的歌谣里留住了美丽乡愁的记忆。

#p#副标题#e#

让大朗优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蔡培光表示,大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始建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历史上一度成为东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深厚的人文积淀,纯朴的乡音乡情,绚丽多姿的非遗文化,成为大朗这片热土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薪火弦歌》和《锦时素韵》这两本书,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文化背景与文化传承下的优秀文化成果。两本书历时多年,编委会成员们走街串巷,进宗祠,走农户,访乡贤,查典籍,梳理来龙去脉,撷取精彩故事,让大朗优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为大朗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这是一件造福社会的好事。

搭起传承大朗文化的桥梁

《薪火弦歌——大朗传统文化寻踪》一书中,该书收录了12项大朗当地的市级非遗项目的来龙去脉,涵盖了包括龙舞、醒狮、木偶戏、春明茶、娘母会、荔枝干等。既有与非遗传承人的对话专访,也有图片展示非遗的制作流程,条分缕析,图文并茂,将珍贵的非遗口述和图片档案多方位呈现,为保留这些珍贵而日渐式微的非遗项目留下宝贵的文本素材。一项项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纳入非遗,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和传承传统,让这些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根,连接脚下的土地和过去的历史。

而在《锦时素韵——大朗民谣拾絮》一书,主要以大朗本土方言民谣为蓝本进行搜集整理,大朗宣传文体局联同大朗中学老校长,以及全镇文化骨干力量,他们走街串巷,访记事老人,进一步收集和充实大朗民谣的宝库。书中收录了婉转唱彻出嫁女感念亲恩的《哭嫁歌》、反映劝人莫沉迷赌博的《戒赌歌》、调皮搞怪备受儿童喜爱的《卖龙歌》,都是大朗本地至今依然口耳相传的地方民谣,受到了群众的喜爱。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