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明珠科学园。(刘伟 摄)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刘超)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定于11月16日至18日在粤港澳三地同步举办。本次论坛以“开放科学 勇立潮头”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主论坛、14场分论坛和5场特色活动。包括开幕式、主论坛、6场分论坛、4个特色活动等多个亮点活动,均将在南沙科学城精彩呈现。
南沙25个项目展品悉数亮相
此次论坛聚焦大湾区重点发展领域,汇聚科学家、科研机构、科技企业、投资人及技术经理人等各界精英,共商科技成果助推经济新增长路径。
恰逢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开展院省全面战略合作十五周年,论坛期间将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 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分别于11月17日及18日举行空天信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储能与新能源领域企业需求发布与院所成果发布会,大力推动中国科学院最新优质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转化。
据悉,本次成果对接会的参会展出项目共达240项,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储能与新能源、空天海洋与农业、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六大关键领域。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南沙的25个院地合作项目展品将在大湾区科学论坛期间重点展示,涵盖空天海洋与农业、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及新型储能与新能源领域,“探索6000”自主水下机器人(AUV)、“瞭越”号综合科考船等装备,以及翼身融合无人机、“力箭一号”等将悉数亮相,拉近公众与高科技成果的距离。
“探索6000”
“探索6000”自主水下机器人(AUV),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联合研发,突破了海底图像大场景拼接及目标识别、近海底自主避障及高精度导航定位等多项关键技术,成为我国深海科考的利器,广泛应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深海水下考古及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
“瞭越”号
“瞭越”号综合科考船配有全国首创的大型升降式回收系统,具备深海综合科考能力。
翼身融合无人机
翼身融合无人机以其独特的翼身融合式气动布局,实现了小型化与大航程的完美结合,有效服务于我国海域的广域、远程监控。
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支持
本周末在南沙举行的“中国科学院 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结合广东省重点产业领域方向,中国科学院将有10余项拟落地大湾区的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在对接会上签约。
本次对接会将有一批优秀成果进行路演发布,一批科技龙头企业进行需求发布。对接会还邀请了多家科技金融机构以及一批技术经纪人参会,为挖掘潜在优质项目落地广东转化提供支持。
近年来,南沙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南沙科学城、大湾区科学论坛、冷泉生态系统等重大载体和设施。
据悉,南沙目前累计建成各类创新平台370个,聚集新型研发机构22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1100家,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46%,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南沙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当前,南沙科学城正不断完善源头创新、技术攻关、产业孵化、企业培育、科技金融为一体的创新体系,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高水平创新人才、一流创新环境为柱,以源头创新、技术攻关、产业孵化、企业培育为梁,搭建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以“图南之志”驱动创新巨轮,全力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