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

“足球之乡”五华迎来香港明星足球队友谊赛

发布时间:2024-11-04 10:06:3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报道)香港明星足球队友谊赛(五华站)11月3日晚在梅州市五华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惠堂体育场举行,由曾志伟、谭咏麟等领衔的香港明星足球队对阵五华常乐足球联队。当晚的体育场,逾万观众为双方球队呐喊助威,气氛非常热烈。比赛期间还有穿插有当地特色节目、非遗文化节目,以及香港明星演唱歌曲及互动环节等。

香港与五华,因球结缘,赋予了此次赛事与众不同的意义,这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情缘。梅州市五华县是著名的“足球之乡”,也是“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里。香港明星足球队是由谭咏麟、黄日华等一群热爱足球运动的歌影视人及一班足球名将组成,多年来,该队秉持着“以球会友,传递爱心”的宗旨,参与众多的公益与交流赛事,借助队员们的影响力推广足球运动普及化。“此站友谊赛选择五华,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想以实际行动向李惠堂致敬。其次,谭咏麟的父亲谭江柏曾经是香港南华队的队员之一,也是李惠堂的队友,这也是我们选择五华的原因。”此次赛事主办方道出了此次比赛落户五华的深层缘由。

祖籍五华的李惠堂,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被评为“世界球王”,曾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他1905年生于香港,驰骋球场25载,载誉无数。李惠堂与谭咏麟的父亲谭江柏曾是香港南华足球队的主力球员和队友,谭江柏擅长头球,球场上绰号“谭铜头”,其头球功夫让李惠堂十分佩服。1936年,中国体协组织足球队参加柏林奥运会,李惠堂任队长,22人球员名单里,谭江柏等“四骑士”均在列。谭江柏参加了柏林奥运会,回香港后毅然投身抗日队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抗日战士。此后的1941年冬,香港沦陷,李惠堂同样拒为日本效力,化妆潜回五华,凭借其高超的球艺,竭力以各种方式努力推动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直至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中华体育之振兴。

比赛当晚,谭咏麟首发出场,担任香港明星队队长,当他自报家门时,全场响起最热烈的欢呼声。比赛采用三节90分钟的形式,其中第一节双方各出13人,且无越位和换人限制。明星队曾志伟在第一节率先头球建功,其后被换下休息。后面的比赛,双方你来我往,最后明星队以3比1的优势结束全场。三节比赛的休息间隙,香港明星还演唱了《铁血丹心》、 《卡拉永远OK》等歌曲,给现场增添了更多的欢乐气氛,让赛事不仅是一场足球比赛,更是友谊的象征和延续。

五华作为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乡,当地不仅孕育了全国首支县级中超球队,更通过一系列顶级赛事的举办,向世界展示了其“足球之乡”“球王故里”的独特魅力。近年来,五华县充分利用足球资源,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让足球运动在这片热土上开花结果。据了解,横陂足球小镇是目前全国唯一以足球运动为特色的体育休闲小镇,以“足球集训、足球科创、运动康复医疗、教育培训、会展经济、5A级旅游景区”足球全产业链六大体系为核心进行规划建设,目前已建成客家精英足球学校、13栋运动员公寓、15块足球场,可同时提供约2000人食住一体的足球训练和比赛服务。梅州客家足球队就是从这成长起来的。自2019年运营以来,小镇足球积极承接或举办中超赛事、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总决赛等,累计接待约50万人次。

11月3日上午,香港明星足球队的曾志伟、黄日华等一行莅临足球小镇开展公益行活动。在参观、了解足球小镇的规划建设情况以及五华作为“球王故里、足球之乡”的深厚历史文化后,又来到五华客家精英足球学校,勉励学生们既要踢好球,也要读好书,成为文武双全的有用之才。明星足球队还与学校与U10、U12梯队的球员举行了一场简短的友谊赛。

拥有深厚底蕴的五华,如今足球运动蔚然成风,参与足球这项运动的高达20多万人。相关数据显示,五华有各级各类足球队366支,全年各种赛事达2000多场次,基本覆盖了全县企事业单位、机关、县镇及乡村。五华全县有标准足球场地291块,每万人平均约3.1块(按照常住人口91万人计),人均数量居全省第一。

本次友谊赛期间,电影《一生何球》3日在梅州市五华县五华奥体中心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影片通过讲述李惠堂这一传奇人物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李惠堂用脚下的足球不仅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更激发了无数国人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该片精心编织了一个关于梦想、挑战与胜利的故事,以一场震撼人心的世界杯决赛为引子,巧妙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跨越百年的足球传奇之中。

《一生何球》总监制曾志伟,总策划是马艳。电影团队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当代青少年感受到那份来自百年前的热血与激情,激发他们自信自强、勇于追梦的精神动力。同时,也希望通过影片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共同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此外,《一生何球》还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怀与全球视野,影片中的客家文化元素,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也拉近了与全球客家人的距离。

 

责任编辑:陈赞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