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沈迅 龙泉)“昭通高原农特产品商机无限,我们公司致力于打造昭通土特产一站式购物平台。目前,天麻、苹果、苹果脆等产品已完成销售额362万元。”国庆假期,昭通市昭阳区返乡创业青年普骞在自己打造的昭通市品牌农产品体验馆里忙得不亦乐乎。普骞介绍,在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公司团队从最初的2人增加到了10人,直接带动50余名员工人均年增收5万元。
像普骞这样的返乡创业青年,2023年以来昭通市已引导扶持了6.59万人。昭通市是云南省的人力资源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近年来,全市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平台推动+政策赋能+管家服务”的返乡创业“昭通模式”,推出促进创业就业“二十条措施”,绘就了抓创业、兴产业、促就业、稳增收的新图景。仅2023年以来,昭通市就有6万余人返乡创业,带动了18.6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创业孵化有平台支撑
2022年,云南森浩菌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世波将公司入驻彝良县宝藏村乡村返乡创业园后,园区帮助他建立专家工作站,提供专家“一对一”技术指导,给予用工对接、资金奖补等扶持,两年时间助力企业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目前,在彝良县宝藏村乡村返乡创业园,像云南森浩菌业这样的入园企业有31家,直接带动就业386人。
同样享受创业平台政策红利的,还有镇雄乌蒙印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入驻镇雄县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园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构建了从桑葚基地、酒品研发到市场销售的全链条发展格局,出品的桑葚酒系列产品琳琅满目,2020年实现销售额50余万元,今年1至8月已增长到900万元。“自2020年入驻创业孵化园以来,昭通市、镇雄县从平台支撑、政策扶持、专家指导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我们解决了基地提质增效、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难题,公司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公司董事长汪天勇说。
“我们在创业服务工作中,坚持‘产业融合’与‘平台集成’并举,实现了返乡创业从‘零散小弱’向‘铺天盖地’的转变。”昭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盛义说,目前,全市在城市建成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个,在孵创业实体162个,入园企业实现营收2920万元,带动就业2125人;在乡村打造返乡创业园9个,在孵创业实体226个,入园企业实现营收1.6亿元,带动就业1.14万人。
创业园区有政策扶持
走进镇雄县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盛尊门窗、巨成门业、博将府门业等12家企业入驻,其中6家企业的负责人为镇雄籍返乡创业青年。
“现在的镇雄变化很大,是一块创业创新的沃土。”现年33岁的盛尊门窗负责人吴长春是土生土长的镇雄人。早年他辗转浙江、广东等地从事铝合金门窗加工生产,经过10余年的打拼,于2021年带着资金、技术、理念回到老家镇雄,创办了自己的品牌“盛尊门窗”。目前,公司已拥有4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每月销售额达200余万元,员工也增加到了40余人。
“标准化厂房政府已经建好了,土地、税收、用工、稳岗补贴等惠企政策都很好,只要最后一批设备安装调试好,我们就开足马力生产。”镇雄籍企业家、总部位于浙江武义的巨成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庆波回到老家开起了分公司,他信心满满地说。
五金高新产业园只是镇雄县筑巢引凤、抓创业促就业、壮大县域经济的一个缩影。该县立足人力资源优势,在省、市的支持推动下,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亿联国际商贸城、五金高新产业园、服装纺织产业园3个返乡创业就业平台,帮助3.53万人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有序推动“劳务经济”向“归雁经济”转变。
创业大赛有服务保障
昭阳区和光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广翠,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参加了第五届“赢在昭通”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乡村振兴赛道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借此提升了合作社的知名度,促成合作社与省外电商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合作社建成200亩苹果基地、100亩樱桃基地,2023年带动周边农户就近就业增收450万元。
作为第六届“中国创翼”昭通选拔赛的一等奖选手,镇雄籍“90后”返乡创业青年朱邦创立了镇雄工作无忧人力资源公司,打造了镇雄县首家市场化劳务信息服务平台。“创业之初很艰难,市里、县里在公司注册、办公场所租用、办理创业贷款等方面为我们提供支持。目前,公司与3800余家用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公司网站注册的求职者有4.7万余人。”朱邦说,如今公司发展渐入佳境,负责运营的镇雄县“零工市场”也成功入选了全省首批认证的“云南省零工市场”。
近年来,昭通市先后举办了6届“赢在昭通”创新创业大赛,共吸引全国2400余个创业主体参赛,项目落地60个,增加就业岗位1800余个。目前,正在举办第七届“赢在昭通”创新创业大赛,共吸引420余个创业主体参赛,181个项目进入复赛。同时,全市建立“创业导师+创业孵化平台+创业基地”挂联指导机制,组建了48人的创业导师工作室,精准提供返乡创业服务。
筑巢引得雁归来,返乡创业热潮涌。在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中,昭通市画出了从“东南飞”到“雁归来”、从打工经济到创业经济、从输出劳动力到回引生产力的美丽弧线。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