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广州增城以“四找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法治保障

发布时间:2024-09-13 15:07:08 来源:中国报道

(通讯员供图)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何秋玲)今年以来,增城区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发挥好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

找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契合点

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推进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增城工作站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行政争议化解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新塘云享新经济生态园设立新塘牛仔促进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聚焦行业纠纷特点,推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做精做细做强。建立健全特邀执法监督员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者、专家、律师、执法骨干人员等组建区行政执法监督员队伍,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统筹推进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出台《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营商环境提升十项措施》。

找准律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着力点切入点

争创增城区涉外法治建设新优势

加快实施构建综合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立增城区南部公共法律服务集聚区,拓展公证服务点,强化商事调解服务,引入仲裁机构办公点,探索建立“司法+行政+企业+社会”四位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运营新模式。加强政府与知名律师事务所和高等院校的联络合作,建立增城区涉外法律服务律师专家库,聘任首批增城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同步筹划推进涉外法律人才实践基地创建;强化部门联动,推进增城区首家外国人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创建。

找准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

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创新枫桥工作法——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移交处置机制,实现压减警情、化解矛盾、减负增效,全区非警务警情重复报警率下降至2.9%。依托区级矛调中心平台,组建专班进驻区矛调中心,并整合矛盾调解人才“蓄水池”资源,成立人民调解工作专家库,充分发挥基层调解杠杆作用,已成功处理各类矛盾纠纷67宗,涉及129人,涉及金额达273.6万多元。建立多部门联动联调机制,组建企业调解组织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31个,个人调解室5个,如发动公安干警、律师分别成立“老干警”个人调解工作室和“叔强律师”个人调解工作室,打造人民调解领域的品牌工作室。

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注重把诉调对接的“调”往前延伸,依托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成功调解案件98件,平均调解时长15天。把调解、和解等柔性化解纠纷方式贯穿执法办案始终,一案获评广州法院“十大调解案例”,1名特邀调解员获评广州法院“十佳调解员”。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再提速,积极探索诉前、执前调解阶段开展诉讼前端程序性工作,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20.64%。全面激活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适用,努力推动纠纷一次性解决,小额案件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80.97%,排名全市基层法院第二。

找准服务和融入区域重大战略的切入点

纵深推进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深化与连南县、连山县的法治建设结对共建工作,通过开展法治培训共建工作、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和选派人员跟班学习等,实现资源共享、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推动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助力东部中心和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联络从化、龙门、博罗检察院探索建立服务保障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协作联盟,初步形成“1+6”协作体系。办理的歧视女性招聘案获评广州市妇女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典型案例,办理的醉驾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参评的《关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分析及惩防对策》获得广州市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优秀文书一等奖。探索“人大+检察”同向发力工作模式,深化人大代表建议和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衔接转化,成功将人大代表关于加强治理外来物种红火蚁的建议转化为检察建议,取得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