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以书会友共沐书香 东莞东城“作家社区行”走进华南美术馆

发布时间:2024-08-19 11:42:3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报道)近日,2024东莞东城作家沙龙“作家社区行”原创诗歌分享会在华南美术馆举行。10余名作家、诗人在现场分享创作经验和原创诗歌作品。

本次分享会作为2024东莞第二十届读书节暨南国书香节东城分会场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教育局主办,东莞东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东城文化服务中心、东城文联、东莞市作家协会东城分会、东莞图书馆东城分馆、东莞市文化馆东城分馆等单位承办。分享会邀请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社区居民、文化志愿者等参加。目的是用诗歌这种最古老的、深受读者青睐的文学媒介,让市民群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稍作停息,得到诗意的慰藉。

这是一场有感动、有共鸣、有温度的作家、诗人与受众的聚会。10余位作家、诗人诵读了各自的诗作。声乐艺术家王遇巧献唱艺术歌曲、朗诵艺术家舒展演绎诗歌作品《莞香辞》,为之助阵。本次活动让诗歌现场融入诗境、诗情,融入诗人与诗人之间,诗人与文本之间,语言与物象之间,去繁芜而从心、入境,回归到真挚、真切、真情的诗歌沙龙现场。

诗歌承载着想象,是语言的羽翼,“沙龙”的内向与外延空间也与诗歌一样,有表象之意,也有深层意蕴——既是深度阅读、深层阅读,也是东城阅读,阅读东城。

本次东城“作家沙龙”通过朗诵与点评的方式,对参与活动的作家、诗人的创作展开生动的探讨。诗人们诵读自己的作品,作品语言清新、意象明亮,诗句淡雅、从容,并带着各自的体温、乡音。他们的诗歌大多来自于日益积累的生活底蕴和细致入微的艺术观察、以及对生活内在本质的发现。

作家、诗人们努力将语言技艺、现实关怀、诗性想象和精神存在结合到一起。历史、人文、亲情、自然、山水……这些词是与会作家、诗人作品中出现的意象,也是开启他们创作之源的一把秘钥。蒋楠、欧野、朱万能、姜海平、陈锐等作家、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将自己的创作理想泉涌般诉倾泻出来,词语链条,准确而精密。这些词语链条里有他们无法抹去的记忆,有父辈的恩情,也有难以排遣的乡情乡愁。黄旗山是姚端端描述的风景,那些诗意就像山顶灯笼发出的光芒,她将其拾起,运笔之后便成优雅的诗句。郑健涉猎广泛,他写季节、写地理、写自然,仿佛这些都可以融化为他身体的一部分,用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分享会上,诗人张灿分享了她的作品集《跟我填词吧》和她最近发表于《诗刊》的诗词。作家陈惠兄还分享了他的小说创作题材和创作故事。

最后,在自由诵读环节,东莞图书馆东城分馆负责人袁慧萍诵读了东城原创诗歌作品,10余名文学爱好者和在校学生,也分别诵读了他们自己的作品或他们喜欢的东城原创诗歌作品。饱含深情的诗歌,让现场观众领略到诗歌的力量。

诗歌可以让诗人和受众紧密相连,让诗歌融入公众生活。而把诗读出来,更能感受到它的平仄韵律,景语情声。东城作家沙龙“作家社区行”原创诗歌分享会已连续举办13年,作家、诗人们通过走进东城各社区采风、创作,用文学作品呈现出东城之美。(供稿/供图东城宣教办)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