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新摄影)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江振涛)东莞虎门陈村社区将“4353”示范体系为引领,通过聚焦发展短板、破题攻坚,努力把陈村建设成经济强、环境美、社会稳、民生优、融合度高的产城相依的精美社区。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中,陈村将以“4353”示范体系为引领,全面推动社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4”即通过实施4项绿美工程,推动陈村景观环境提升;“3”是实施3处人居环境改造,通过优化重点地段建筑立面和节点景观,提升人居环境;“5”是推动辖区道路改造、危房改造等5大基础建设;“3”是建设3大产业园区,改善社区经济结构、提升社区经济质量,带动陈村经济大发展。
(王敬新摄影)
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陈村社区面积小,经济体量不大,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只要把握好方向,走有“陈村特色”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经济突围。接下来,社区将按照“4353”示范体系方案,积极推动“工改工”城市更新项目,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为引入“高大上”企业提供足够的承载空间,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社区正在规划建设一个重点项目——陈村番薯基地。该基地总面积约305亩,计划打造集乡村风光、农业种植、文化展览、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农旅综合项目。项目以“田园+运营”为发展模式,包括建设一座建筑面积约为500㎡的“番薯”历史文化博物馆,免费向市民开放,科普番薯种植的历史及传统农业相关知识;以番薯种植为核心,结合休闲旅游、美食体验,努力打造休闲露营胜地。
同时,社区还将充分利用辖区30多棵百年老荔枝树的资源优势。这些荔枝树下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见证了陈村的发展,社区将在“番薯+荔枝”上下功夫,讲好陈村故事,让来这里的人看番薯、听故事、品美食,留下“陈村记忆”。
推动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缓解群众“停车难”
在落实“百千万工程”中,社区加快了人居环境整治、形象提升步伐。如推动社区文化广场升级改造,包括改造篮球场、对旁边的观众席铺设大理石砖,同时增设两个羽毛球场地、添置乒乓球桌……项目改造完成,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丰富文化广场服务功能,成了居民业余运动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同时,社区还对西区中路进行了升级改造,重点是在该处建设休闲长廊。长廊展板上展示的是“民生大莞家”和美丽圩镇建设成果展示等信息,以及尊老爱幼、市民教育、家风家训等文明标语,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优良家风家教。如今,这里也成了居民休闲的热门“打卡”地。
相对来说,社区农业用地、林地比较多,而居民区空旷地却较少,导致“停车难”一直困扰着居民。接下来,社区将把缓解居民“停车难”作为一件重大民生工程来抓。
目前社区的规划是,将陈村北区路及警务区后面的闲置空地,改造为一个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可以一次性停放300辆车的大型停车场。该项工程建成,既可缓解群众的“停车难”,也可以改变社区街道边车辆乱停乱放问题。
社区概况
陈村社区位于虎门镇的最北端,与厚街镇新围村相邻。陈村当地方言属客家语系,村民多姓陈,其祖上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从厚街新围九门山移居到此地立村。社区总面积约1.2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不足1000人。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