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平安广州!广州法院深入推进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发布时间:2024-06-26 16:12:29 来源:中国报道

(郑朝晖 摄)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谢君源 毛榕谦)6月26日,在第37个“国际禁毒日”当天,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全市法院毒品犯罪案件集中宣判活动,召开惩治毒品犯罪新闻发布会,通报近一年来全市法院惩治毒品犯罪工作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筱萍,刑一庭庭长徐兵参加发布会。发布会由市法院宣教处处长谭鹤欣主持。

为更好发挥法治宣传教育作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禁毒氛围,有效震慑毒品犯罪分子。当天上午,市法院和5家基层法院对11宗毒品犯罪案件依法进行集中公开宣判,以贩卖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等罪名,判处14名被告人十五年至七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同时判处了相应财产刑。该11宗毒品犯罪案件全部为涉新型毒品依托咪酯的案件。

吴筱萍介绍,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以下简称“统计期间”),广州两级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275件329人。在审结的一审案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被告人共计51人,占全部被判处刑罚毒品犯罪被告人的15.5%。注重对所有毒品犯罪被告人依法适用财产刑,对16名毒品犯罪被告人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广州地区毒品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毒品犯罪类型主要以贩卖毒品为主。从统计期间审结的一审毒品犯罪案由来看,排在前三位的仍是贩卖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及运输毒品罪。其中贩卖毒品犯罪案件共计222件,占全部毒品犯罪案件的80.73%。此外,容留他人吸毒犯罪和运输毒品犯罪案件分别为28件和26件,各占毒品犯罪案件的10.18%、9.45%。

(二)涉新型毒品案件增长较快。2016年至2023年,广州法院受理的一审毒品案件连续八年呈下降趋势,但自今年以来开始上升,其主要原因是随着贩卖、吸食依托咪酯的情形增多及依托咪酯本身具有的毒性,从2023年10月1日开始,我国将依托咪酯列入管制。在统计期间审结的一审毒品犯罪案件中,涉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共有202件,占全部毒品犯罪案件的73.45%,其中,涉依托咪酯的犯罪案件共有129件,占全部毒品犯罪案件的46.91%,占新型毒品犯罪案件的60%以上,新型毒品犯罪呈上升态势。

(三)犯罪网络化程度明显。在统计期间审结的一审毒品犯罪案件中,有119件案件涉及网络联络和支付交易,占全部毒品犯罪案件的43.27%。另有23件案件系利用物流运输和贩卖毒品,占全部毒品犯罪案件的8.36%。

为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广州法院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积极履行审判职责,有效发挥职能作用

广州法院始终将毒品犯罪案件审判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力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法院每年结合广州实际,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毒品犯罪案件的审判要点,着力统一裁判尺度。二是高度重视对基层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三是不断加强对审理毒品犯罪案件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总结,确保审判能力能够适应新形势需要。

(二)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有力震慑毒品犯罪分子

广州法院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对制造毒品、贩卖大宗毒品等源头性毒品犯罪以及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职业毒犯、累犯、再犯,该判处死刑的,坚决判处死刑。不断加大对新型毒品犯罪、侵害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惩处力度,对将依托咪酯、羟丁酸等毒品融入电子烟油、饮料、酒水等物质后贩卖的,统一以查获含有毒品的物质总量来认定毒品犯罪的数量,以突出对新型毒品犯罪的打击。对向未成年人贩卖毒品或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毒品的,坚持从重处罚。对既吸食毒品又诱骗他人吸食毒品的,依法实行数罪并罚。此外,广州法院坚持从严把握毒品犯罪减刑假释条件,对严重毒品罪犯严格限制减刑幅度和假释适用,全方位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三)加强财产刑适用,坚决铲除毒品犯罪经济基础

针对毒品犯罪具有贪利的特征,广州法院注重加大对毒品犯罪的经济制裁。对所有毒品犯罪分子均依法判处没收财产或罚金;对毒品犯罪的违法所得或通过洗钱转换的财物,坚决依法追缴。注重加大对关联犯罪的打击力度,对为毒品犯罪提供资金账户、协助转移财产等洗钱行为,坚决予以打击,着力斩断毒品犯罪的经济链条。

(四)强化能动履职,积极参与毒品犯罪综合治理

治理毒品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广州两级法院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审判资源,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利用法院官微等平台,采取以案说法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及毒品犯罪的作案特点,让更多群众识毒、防毒、拒毒。通过经常性发布典型案例、深入社区、学校等基层开展法治宣讲等方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

禁毒工作任重道远!广州法院将继续牢记使命,履职尽责,协同社会各界一起,深入推进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为平安广州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