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粤港澳青年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源源动力广东各地“双创”相关政策为青年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其与香港、澳门建立创新创业交流机制,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
《规划纲要》还明确,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将符合条件的港澳创业者纳入当地创业补贴扶持范围,积极推进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中国(江门、增城)“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等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
在近年“双创”政策的引领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众创空间早已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不仅广州、深圳,在东莞、中山等其他大湾区城市,粤港澳青年人聚集营造起来的热闹氛围正为大湾区创新创业注入生机勃勃的源源动力。
东莞
多平台加大扶持港澳青年前来发展
最近,香港创业者邓文俊心中满是期待,他创立的公司“创龙科技”已经在东莞松山湖落地。今年3月,他将来到松山湖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正式开始他的“大湾区生活”。
两个多月前,松山湖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正式启用,为港澳青年前来创新创业搭建起新平台,至今已吸引8个港澳项目陆续入驻,其中包括邓文俊在内的3家香港青年创业公司已正式注册落地。
“《规划纲要》为我们在内地创新创业给了很好的政策。”邓文俊说,他已准备好以后经常往返于香港和东莞,“在松山湖发展还是充满了期待和信心的”。
搭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载体
“我们搭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这一平台载体,想把所有的相关资源集中在一起,集中力量加大扶持港澳青年。”东莞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欧阳南江表示。
诚如所言,目前,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正成为一个资源载体,为港澳青年在内地创新创业搭建桥梁。
去年,香港快速自动癌细胞仿真器项目落户松山湖,该项目可以通过快速自动癌细胞模拟器、生物药水、专业服务3个环节提升癌症的检测速率。在基地的牵线搭桥下,该项目借助广东医科大学遍布华南的校友资源,得到了相关实验材料。
通过基地,香港的创业团队亦在松山湖寻求到了产业化的契机。去年,松山湖与香港科学园达成iDM2“硬件开发加速计划”项目合作。该项目将为香港科学园孵化出的创业公司在东莞寻找到合适的生产商进行合作,借助大湾区制造供应链优势,实现产品的高效量产和销售市场开拓对接。今年3月,该计划第一期毕业培训的12个团队将来东莞进行生产及市场对接。
搭建资源载体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各方面的综合配套。早在2017年,松山湖就出台了《东莞松山湖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政策分别从创业启动资金、贷款贴息、办公场地租金补贴、住房补贴、参展补贴等多方面对港澳青年进行创业扶持。目前,共有5家落户松山湖的港澳青年创业企业申请了政策资金支持,申请发放创业启动资金74万元,发放办公场地租金和住房租金补贴13万元。
目前,在松山湖人才大厦,面积为2500平方米的港澳青年创业基地一期已经正式启用。2019年,该基地计划再吸引超过10家港澳人才项目入驻,形成围绕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数字化教育、移动互联网为导向的港澳青年创业企业聚集区。
#p#副标题#e#
为港澳青年创业者提供“一对一”服务
近年来,为更好地对接港澳资源,松山湖陆续推进了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松山湖粤港澳青年文化创意创新创业中心、松山湖粤港澳青年文化交流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目前已有不少港澳创业团队来此扎根并得到快速发展。
其中,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等创业导师联合发起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最具代表性。它联结了香港、内地及全球的高校、研究所、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等资源,借助大湾区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基础。
走进位于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一楼展厅,可以看到基地孵化的多个明星项目产品都陈列其中,短短四五年时间,这里便成功孵化了90多个创新项目或团队,接近80%的孵化成功率,远远高于全省、全国及全球平均水平。李泽湘说:“这里的年轻人打造一个新的科技产品,迭代速度可能比硅谷、欧洲要快5到10倍,而成本却大概只需要它们的1/5到1/4,构筑起独特优势。”
李泽湘的学生陶师正此前是“港漂”。2013年,他在香港创立了逸动科技,两年后,陶师正和他的团队辗转来到松山湖,成为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首批入驻孵化团队。得益于基地全方位和孵化支撑,以及东莞高效而完善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这棵创新苗子如今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年营收超过3000万元,他们自主研发生产的电动船外机在欧美市场颇受欢迎,目前已占据约30%的市场份额。
“不仅仅是港澳人才,我觉得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要吸引全球的高端人才集聚,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能够帮助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大湾区。”陶师正表示,借助香港的门户,逸动科技已经吸引了来自欧洲、东南亚等地的人才加入。
他认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为像逸动科技一样的创业公司带来更多人才,希望政府能够帮助解决港澳乃至全球人才的融入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历史发展新机遇,也给我们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松山湖将努力打造更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在科技金融、政府公共服务等领域积极向香港学习、对接,为港澳青年前来发展塑造更多新的优势。”欧阳南江表示,松山湖对港澳青年的扶持将不仅仅在创新创业方面,更会在日常生活上帮助他们。未来,松山湖对港澳青年及来自全球各地高端人才的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将全方位助力其更好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生活和发展。
在服务方面,松山湖借助第三方市场机构力量,成立了松山湖港澳项目转化服务中心,配备了熟悉产业资源、了解初创企业痛点、具备企业孵化管理经验的团队,一对一为港澳青年创业者提供引进落地的跟踪服务。
目前,松山湖正在加快起草出台鼓励港澳人才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计划将港澳青年人才创业启动资金扶持从旧政策的最高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将办公场地租金补贴从最高100平米提高到300平米,并提供人才住房和贷款贴息等扶持,切实减轻港澳青年创业成本。
听到这一消息,邓文俊更加满怀期待,这几天,他已经在手机里下好了在东莞生活所需的各类软件,研究如何在内地进行移动支付,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湾区生活”。
中山
构建“1+1+N”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体系
节后开工,位于中山市东区的中山市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又再热闹起来。在该基地二楼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区内,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创业青年陆续回到基地,为新一年的创业努力。
“开年后就对接了4个来自港澳地区新的创业项目。”中山市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总监向佳治表示,基地已累计引进22个港澳青年创业团队入驻孵化。随着前来创业的港澳青年越来越多,中山正成为港澳青年创业的一片热土。
“中山正谋划以中山市易创空间孵化示范基地为核心,重点建设翠亨新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带动全市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社会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载体。”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洪焰说,构建“1+1+N”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体系,为港澳青年到中山创业就业提供优质资源。
#p#副标题#e#
港澳青年看好中山创业前景
今年正月初八刚过,来自澳门的“90后”创业青年叶枝根就从澳门家中回到位于中山市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内的工作室,带着工作团队,撰写中山市某市级产业平台形象宣传片合作项目的拍摄脚本,筹备即将启动的拍摄和制作工作。
去年,叶枝根与合伙人在中山创办了广东讴业文化传媒,并担任公司的创意总监,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影视制作、营销策划、品牌升级和视觉设计等。公司创办第一年获得了与中山市公安局合作的机会,与后者联合制作了扫黑除恶和打击网络诈骗的系列主题宣传短片。短片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风格轻松诙谐且具教育意义。经网络传播,短片获得10万+点击量,公司在业界的声誉由此打响。“认可我们的客户越来越多,市场也逐渐打开了。”叶枝根说。
对中山“有感情”是叶枝根选择到中山创业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自称“半个中山人”,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就读大学,并在中山认识了现任女朋友。“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商业市场兴旺,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叶枝根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满信心。虽然是行业新手,但他自信凭着公司团体的实力和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离广东讴业文化传媒工作室不远处,是另一名“90后”澳门创业青年创办的文化传媒公司——至红传媒,其主要经营业务是品牌策划、视频制作和定制音乐。
公司创始人李志红祖籍中山,能说简单的中山石岐方言,他也曾在中山求学。“在中山读书的时候想回澳门,但毕业后逐渐觉得中山和内地的发展机会更多。”2017年,李志红到中山创业,创办至红传媒,并通过相关协会组织介绍和申请审核,进驻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
李志红接触流行音乐超过10年,此前通过音乐交流,与广州、深圳、中山等地的音乐爱好者建立了联系。创办至红传媒与他的音乐爱好相关,这也让公司的服务内容与一般的文化传媒公司有所不同。“我们主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项目主题创作音乐MV,将音乐、视觉和文化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不一样的宣传和传播效果。”李志红表示,创作歌曲和拍摄音乐MV需要对拍摄对象有深刻了解,而随着公司业务在中山推开,他对中山的认识不断刷新。此前他带领团队拍摄了一个关于中山南区的宣传短片,创作了名为《南区梦》的音乐MV。短片汇集了南区最具特色的建筑和景点,歌曲中更运用了粤语和中山石岐方言,“中山味”十足。他表示,通过拍摄制造该作品,他对中山有了新的认识。
“目前最期待深中通道建成开通和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李志红希望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以中山为起点,将公司业务扩散至更大范围。
加快推动创业项目与产业对接和成果转化
对澳门创业青年而言,中山更有文化上的亲切感,据统计,目前在澳门居住的中山籍乡亲超过10万人。为促进两地青年合作交流,澳门特区政府与中山市人民政府在2016年粤澳合作联席会议上签署了《关于合作推进青年创新创业的框架协议》,提出打造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同年10月,中山市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并开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区,为进驻的港澳青年创业者提供免场地租金优惠和全生命周期的创业服务。此外,中山还在760文化创意创业孵化基地设立了“760澳门互动区”,共有14名澳门青年创业团队带项目入驻。
中山相对丰富的产业和市场资源为港澳创业青年提供了支撑。中山市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总监向佳治表示,目前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区内共有在孵港澳青年创业项目22个,其中包括16个澳门青年创业团队和6个香港青年创业团队,项目领域涵盖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其中不少与中山本地产业有结合。
来自澳门的服装设计师方美慧在该基地内创办了中山市慧宜服装有限公司,主要设计销售亲子服装。依靠沙溪镇服装产业强大的制造生产能力,方美慧的设计成果得到快速转化,同时,通过线上推广销售,公司业务持续扩大。
洪焰表示,中山将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加快建设完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为粤港澳青年在中山创新创业提供环境最优、成本最低、要素最齐的硬件支撑。接下来,中山还将重点建设翠亨新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通过加快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新区内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光电信息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提升创业项目质量,加快创业成果转化。
洪焰表示,中山将积极举办各类创业大赛等活动,以赛事为纽带,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项目、人才、资本,吸引更多粤港澳青年携项目来交流发展。同时,鼓励孵化基地与港澳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通力合作,形成长效机制,遴选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到中山培育孵化。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黄颖川 吴雨伦 雷海泉 黄少宏 实习生 陈雪琴 谢泽瀚
统筹:郑佳欣 黄应来 黄颖川
供稿:南方网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