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供图)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报道)东莞东城同沙社区位于八一路和环城路交会处,占地面积为4.6平方公里,共有10个自然村,内外道路纵横交错,当前已基本实现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及区域协调化,发展成为交通发达、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化社区。
南临同沙生态公园、北靠黄旗山城市公园虎英景区的同沙社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视,长期以来,坚决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攻坚战,在空气环境、卫生环境、水资源方面切实做好治理,从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科学系统精准治理水环境,系列民生、民心工程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东城供图)
2024年伊始,同沙社区更是跑出了“百千万工程”建设的“加速度”,社区面貌继续焕发新颜。“我明显感觉到社区有着迅速的新变化,市场、道路、公园都更新了,我们也参与了‘美丽庭院’的建设,感觉生活在同沙越来越幸福了”,同沙社区居民周女士表示。
自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以来,同沙社区前期已投入400万元,着力完善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致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和美社区,效果凸显。
全面关注民生实事
积极构建“15分钟幸福生活圈”
近年来,同沙社区致力于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盘活社区资源改善村容村貌,逐步补齐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构建“15分钟幸福生活圈”。
2024年,同沙古二村村口门面焕然一新,经翻新维护后,有效整治村入口路面破损、入口狭窄、道路颠簸等问题,提升同沙古二村的整体形象,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主干道八一路转入同沙商业街的位置,新建一处同沙健身口袋公园,优美的绿化环境、敞亮的活动场所吸引了许多居民前来休闲运动。
社区广场是居民群众主要的活动场所,2023年末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沙社区进一步完善广场和舞台周边公共设施、改善绿化环境,同时翻新社区舞台篮球场,不断扩大完善群众娱乐健身设施设备,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同沙社区大力倡导全民健身观念意识,宣传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如今在同沙社区舞台广场,茶余饭后常能遇到居民在此自发开展广场舞、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运动,或是组织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观影活动等。作为社区年度文体盛事,最近举行的同沙社区迎春篮球赛,更是吸引了不少居民参与。
依托东城2023年“民生大莞家”—“民生微实事”项目,同沙社区对社区多功能活动室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地面门窗、修整墙身、重新布置电路并添加投影仪、电子横幅及烘焙器材,创新服务新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儿童休闲、妇女培训、亲子娱乐的多功能活动室,受到周边居民群众普遍欢迎。
为丰富社区文化、优化公园环境,2024年,同沙社区还将融合红色、法制等主题,盘活启园路旁的同沙休闲口袋公园与同沙社区儿童公园资源作整体提升,修缮周边道路,为群众打造便捷、自然、环保、舒适的社区休闲环境。
2024年1月16日,同沙社区在黄公坑开展以“协力童参与,庭院焕新颜”为主题的“美丽庭院”齐扮靓活动,通过活动宣传让居民了解“美丽庭院”,倡导全家共同建设自家美丽庭院小天地,提升社区人文居住环境。
更新维护物业设施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过去,同沙市场使用年限较长,存在规划不科学、资源利用不充分,规模小、收益差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管理,同沙社区对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如今市场重新铺设沥青停车场、建起布局合理的经营单间,配设电风扇、监控等设施,规划统一有序,将于近日投入使用。
此外,同沙商业街的商业楼和工业区厂房建成时间较早,随时间沉淀,楼面已从过去崭新的样子变为旧、霉、脏、黑、脱皮,如今经整改呈现出清晰明亮、安全美观的景象。
力争打造成为
宜居宜商宜业的和美社区
同沙社区党委书记钟汉良表示,同沙社区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的要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推动本社区“百千万工程”的项目落地为抓手,进一步明确社区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方向,在拓宽城市空间、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将“百千万工程”、创建文明城市和建设“美丽圩镇”相结合,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力争打造成为宜居宜商宜业的和美社区。
同沙社区筹划经济发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党建宣传五大类共27项工程内容,接下来将围绕“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深度城市化建设”与“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几大工作机制助推“百千万工程”建设。
在推动深度城市化建设方面,社区以“镇村规划提升行动”和“城中村改造行动”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聚焦中心城区“黄金双轴”,高度重视并落实好黄旗南片区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推动建设完成中央绿轴项目和旗同大街项目,高度统筹抓手,实现片区的整体化、全面化、城市化,形成紧密相连的经济枢纽,以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打造深度城市化示范片区。
在强化农村集体经济方面,同沙社区深入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行动”,建立利益平衡、共享发展机制,转变农村集体经济路径依赖,改变只重收租不重企业发展的理念和现状,积极招引优质企业进驻、创造更好税收贡献,让村集体获得优质物质资产和稳定租金收入。同时做好农资管理,盘活闲置资源,社区全面促进集体资产利用多元化,拓宽闲置资金出路,支持村组优化集体存款结构,探索拓展投资新路径。(供稿单位:东城宣教办)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