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深耕乡村,脱贫攻坚迈向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3-11-16 10:26: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深圳驻潮阳区工作组 供图)

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报道) 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圳市对口帮扶潮阳区工作组(下称“潮阳工作组”)指导金灶、西胪、河溪三个对口帮扶工作队,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多种形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建立防止返贫风险户“一本手账”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潮阳工作组指导三个对口帮扶工作队结合工作组推广的“河溪工作法”,有效推动各帮扶工作队及职能部门建立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控和帮扶措施,建立防止返贫风险户“一本手账”。翻开这本手账,每一页都清晰地记录着重点监测户、突发困难户的基本信息,以及各工作队每次走访慰问的有关情况。“有了这本手账,我们可以随时翻阅,对需要帮扶的每一户的信息了然于胸。这本手账不仅是我们工作的手账,更是我们帮扶工作的承诺和行动的见证”。金灶镇工作队队长马睿说。

强化技能培训,稳定岗位保收入

脱贫攻坚,就业是关键。金灶工作队推动镇职能部门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控和帮扶措施,对全镇易返贫33户(150人),逐一入户走访了解情况。进驻至今,协调开设金灶镇劳动技能培训班6期,有效提高人员就业能力,确保稳岗稳收入。除扶贫车间就业创收外,各工作队还通过指导简历完善、就业推荐、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措施,为待业大学生争取工作岗位。两年多来,金灶工作队成功向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和深圳巴士集团推荐7人,目前已实现3人就业;西胪工作队向深圳市住房建设局和深圳市地铁集团推荐5人,目前已全部进入地铁招聘人才库;河溪工作队向社会招聘单位推荐2人,目前1人已被录用。

“通过推荐就业和提供公益性岗位,我们成功地帮助了很多脱贫户稳定了收入,使他们摆脱贫困。” 金灶工作队员陈昭庆表示。金灶镇前洋村李大姐属于因病易返贫监测户,3个儿子都在上小学,通过“三保障”,孩子上学费用、她的医疗费用都得以解决,在金灶工作队与村干部多方努力下,她成功就业于汕头一家服装厂,月工资4000多元,这不仅改善了他们一家的生活,也让李大姐对未来更有信心。2023年6月,在两年的帮扶下,李大姐一家顺利达到风险消除标准,并自愿申请退出防返贫监测对象序列。

创新帮扶模式,授人以渔重长效

金灶镇是汕头市潮阳区的特色农业镇,也是粤东地区特色水果的主产地和重要集散地。金灶工作队进驻后,以产业振兴为主线,通过走访了解到当地种植蕉类产量与品质逐年下降、蕉园荒废等问题。为激发当地村民种植香蕉的积极性,巩固金灶镇脱贫成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金灶工作队通过联系当地电商龙头企业,鼓励其牵头作为“致富带头人”,金灶工作队推动成立专项基金用于购买蕉苗,向有意种植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含防返贫监测对象)和当地村民发放、种植,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合作社+种植户”模式。

(深圳驻潮阳区工作组 供图)

领到优质蕉苗的陈伯是前洋村的脱贫户,他非常开心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现在已经脱贫了,新的一年我一定好好干,把香蕉种好,争取卖个好价钱,相信通过努力付出,一定会换来更好的生活。”

接下来,潮阳工作组将继续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主线,指导深圳对口帮扶潮阳区三个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体系,通过“一本手账”实现监测帮扶两手抓,把群众困难记在纸上,扛在肩上,装在心里,确保不落一人,牢牢守住防止返贫底线。(供稿单位:深圳驻潮阳区工作组)

责任编辑:陈赞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