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供图)
中国报道讯 (黄楚芳 报道) 基础文体设施配套不足、公共空间品质较低,这是困扰许多“城中村”的问题。为了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走进市民生活,把文化空间嵌入“城中村”,东莞南城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率先在胜和社区、新基社区打造“城中村”文化服务点,进一步丰富优化社区文化供给,满足群众文化生活新期待。
「多功能」文体活动灵活搭配
走进文化空间,仿佛置身小型展览中——墙面的阅览展板从美食、人文、风景等多角度展示城乡风貌、诉说城市故事...
“小小图书馆”搬到家门口!书柜陈列了各种类型的书籍,各年龄段的“大小朋友”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读物。
空间内配置数字电子屏,通过广东广电网络互联互通的优势,连接南城的创新智慧电视门户,实时共享南城文化数字资源,市民不仅能回看“周末留声机”、“剧场演出”等精彩栏目,还能在线阅读数字图书,进一步扩大数字文化产品供给范围,助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
交流
宽敞的布局、温馨的摆设以及灵活的开放时间,让文化空间成为居民休闲交流、进行小型文化活动的不二之选。社区居民的交流互动更密切,有利于营造富有活力和人情味的社区环境。
运动
一站式体验8种运动器材!运动设施放置于市民出行必经之路,便于大家随时来到“运动角”,感受锻炼的乐趣。
「轻改造」废弃角落重获新生
选择社区的“金边银角”,并结合社区周边文化和来往居民群众需求,采用轻改造的方式对空间进行局部改造。此举既能进行文化共享、美化“城中村”风貌,也盘活了闲置用地,避免了对建筑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
(南城供图)
“想进来、想坐下、想参与”是市民对于文化空间的评价,文化空间投入使用后,已经成为社区的“人气王”。
接下来,南城将持续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增添公共文化载体和体育健身设施,以点带面、全域覆盖,更好满足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提升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供稿单位:南城宣教办)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