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供图)
中国报道讯 (黄楚芳 报道) 健全养老服务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东莞沙田镇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着力构建全方位长者服务体系,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长者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断提升长者的幸福感、获得感。
探索开创“搭平台,促融入”模式
为长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长者们精神饱满地合唱《歌唱祖国》,他们通过歌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美好生活的热爱。这是䲞沙花园综合服务中心长者识字班的其中一个课程,长者识字班是“期颐偕老——搬迁后老人社区融入项目”其中一项内容,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社工探索并开创了“搭平台,促融入”的项目服务模式,在社区为老年人搭建了休闲娱乐平台、学习发展平台、志愿服务平台、医疗服务平台和交流互动平台。
䲞沙花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工表示,他们定期组织长者学堂,包括识字班、唱歌班和手工班,旨在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此外,他们还与社区医院合作,开展义诊和义剪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持续入户送餐服务
解决了长者“午餐难”问题
养老问题千头万绪,包括衣食住行医等方方面面。而其中,吃饭问题当属首位。近年来,沙田镇积极落实东莞市大配餐政策,设立长者饭堂两个,分别是沙田镇长者饭堂、中围村长者饭堂。大配餐服务老年人超过100名,每年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配餐服务超过3万次,为经济困难、高龄独居或有用餐需求的长者提供持续入户送餐服务,解决了长者“午餐难”问题。
实现医养结合新模式
全方位关心长者生活
近年来,沙田镇积极探索建立医养结合新模式,“五合一”综合楼和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楼投入使用,这是全市首个集养老、老人活动、康复就业、医疗卫生、应急避险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中心。沙田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依托社区资源,通过组建跨专业服务队伍为镇内230名老年人提供居室清洁、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助餐配餐、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以及“平安铃”服务等专业、多样的居家养老服务。
同时,沙田镇公共服务办通过“模拟家庭”的形式,动员善心家庭、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与有探望需求的独居老人组建模拟家庭,目前共组建模拟家庭33个,让独居老人也能融入社会,感受到浓厚的社会关爱。
为切实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沙田镇为独居老人、残疾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等特殊群体,持续开展包括厕所防跌防滑装备设置、厨房安全改造、电线老化更换、防滑地面改装、安全把手安装、无障碍设施加装等适老化改造工作,并为60岁以上经济困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派发“爱心防跌包”,及时消除长者居家安全隐患。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近年来,沙田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努力推动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兜底兜牢民生底线,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长者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供稿单位:沙田宣教办)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