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报道) 近年来,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以“三资”清理为小切口,盘活农村各类资源,深挖产业发展潜力,探索村集体创收路径,让村集体“钱袋子”鼓起来,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
建立健全“三个一”工作机制,确保“三资”清理工作顺利推动
“一盘棋”推进。建立“书记主抓,部门联动”机制,镇村“一把手”负总责,明确村党组织书记是各村“三资”清理第一责任人,制订完善《归湖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三资”清理领导小组,压实责任,明确时限,加强宣传指导,帮助解决难点、卡点、堵点,确保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横到边、纵到底,不漏任何死角。
“一专班”紧盯。成立由片领导、农办等相关业务线条组成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行动督导专班,实行领导分片挂点包干机制,对全镇32个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进行指导督促、跟踪问效,形成“步步为营抓落实,久久为功求实效”的局面。
“一体化”督考。通过构建多方监督机制,创新“纪监+人大”监督模式,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前沿”监督作用,组织村监委人员等开展多场次培训,全面起底家底,确保“三资”清理行动走深走实;将村集体增收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一项重要指标,有力推动村集体盘活家底、管出效益。
全面起底明账,划分“三大类别”分类推进
归湖镇结合2022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再次对村(社区)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摸底,建立健全了各村“三资”及固定资产台账,并把全镇各村“三资”清理分为三大类型。
一是土地出租型。村集体整合细碎化土地资源进行集中流转承包,提升村集体收入。如凤东村结合实际,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凝聚村民思想,达成整合村内1111亩鱼塘引进华能归湖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共识,项目的落地每年可为村带来租金收入约16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70多万元提升至2022年197.5万元。
二是农旅带动型。鼓励引导有资源禀赋基础的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农旅新业态。如溪美村依托优美生态,通过整合溪美桥下东西两岸约100亩碎片化土地进行统一打造,用于规范发展农家乐,并将打造的竹屋经营点承包出去,单此一项每年能为村集体创收70多万,较之前翻了36倍。
(潮安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三是实体兴村型。村集体成立股份公司发展特色产业,村民入股,实现共赢。如溪口村对赤仔尾40亩闲置土地进行整合,规范土地流转,成立了溪口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创新“肉鸽养殖-火龙果种植-文旅体验游”经营模式,强化村集体经济。
“三大举措”齐发力,有序高效推进“三资清理”
试点先行“探路”。推行试点村先行积累经验、重点村跟随学习总结的模式,在每个片选取1个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试点村扎实开展试点清理工作,以点带面带动面上其他村有序推进。如二片试点村金丰村通过发放到期告知书、与原承包户签订土地和果树移交书以及告知限期拆除搭建物等方式,依法依规收回到承包期限9份合同,成功整合土地40.75亩,并通过三资管理交易平台成功开展招投标工程,将承包款由原每年1万余元提升至每年14万余元,增值逾10倍。
问题导向“施策”。邀请驻镇、驻村律师开展“三资”合同清理,审查合同1604份,发现合同存在期限超过法律规定、承租者身份不明、地块四至不明、承租者非本村村民等各类问题。“三资”清理领导小组在尊重历史原因的基础上,指导各村将问题分门别类,通过发放整改告知书、无人机航拍确定地块四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报、宣传农村“三资”管理制度、规范“四议两公开”接受村民监督等方式,不折不扣、高质高效、长治长效抓好整改,目前已初具成效;对于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汇总后定期研究推进。
举一反三“查漏”。以2023年镇村“三资”清理巡察为契机,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在做好金舟等三个被巡察村巡察问题整改基础上,举一反三推动其他村进一步查漏补缺,在“三资”规范管理方面补短板、促提升。(供稿单位:潮安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