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广州增城:丝苗米之乡唱响税惠之歌

发布时间:2023-10-12 11:24:1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彭缘 李媛媛) 广州增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于近日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是大湾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菜篮子”基地,被誉为“丝苗米之乡”。

在稻谷飘香、秋收农忙之际,广州增城税务部门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聚焦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创业就业等重点工作,以税惠政策、精细服务为涉农企业“输血增氧”,为丰收景色增添一抹“税务蓝”。

广州增城税惠助农小分队深入丝苗米产业园送政策、送服务,推动税惠红利直达快享。(通讯员供图)

税惠精准滴灌浇开“致富花”

自广州地铁21号线的朱村站出站,不远处,无人机在稻田上空盘旋,大型机械穿梭在稻田深处作业,千亩良田绘就一番“丰收”画卷。

这里是广州增城重点建设的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辐射带动派潭镇、新塘镇、宁西街等种植面积超30000亩,生产的丝苗米素有“米中碧玉”之称。今年丝苗米产业园夏粮播种面积5500亩,每亩产量预计可达325万公斤,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依托丝苗米产业园建设,增城区进一步做大做强丝苗米产业,规划建设种业研发中心、精深加工中心、展示定价交易中心三大功能的丝苗米产业科技园,建成烘干中心及全省领先的丝苗米现代化育秧工厂,实现“种子、育秧、管护、烘干、销售”五位一体,推动增城丝苗米产业全链条升级。

产业园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税惠政策的“精准滴灌”。为将税收服务触角向农业、农村、农民延伸,广州增城税务部门将“税务春风云课堂”从演播室搬进产业园,讲授农林牧渔减免税优惠、农产品收购发票等政策,使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税惠政策。

“这两年公司享受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政策6.17万元,我们将减免的税款投入到农机设备更新中。为保障秋收收成,我们加大了科技投入,将同时采用机械化收割和无人农机收割稻田,机收率达100%,收割效率成倍提升。”增城农投集团农业产业发展部负责人潘嘉竞介绍道。

税收精细服务奏响“协奏曲”

农业要发展,资金和技术投入是关键。乘着税惠东风,增城迟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也用上了“黑科技”。广州绿聚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聚来)作为增城区迟菜心农业产业园的牵头实施主体,在基地内引入了集数字化管理体系、安全质量监督体系、产业园区数字化服务体系等为一体的“智慧菜园”,有效提升迟菜心产量与品质。

绿聚来总经理张文彬介绍,2022年,绿聚来种植迟菜心亩产达4550市斤,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4%,亩产优等品由原来40%提升到45%,亩产增加收入500多元。“去年以来我们享受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优惠超3000万元,这都是‘真金白银’,让我们更有信心做强增城迟菜心品牌。”张文彬说。

为切实解决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涉税难题,广州增城税务部门持续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组建常态化暖企惠企团队和税务青年助企团,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一园区一方案”“一户一策”税收服务,通过全环节跟进、全流程指导,将涉税疑难问题在一线第一时间落实化解。

对此,粤派食品公司的财务负责人郭桂媚称赞有加:“针对购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的免税农产品抵扣进项税额、吸纳退役士兵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税务干部都进行了耐心专业的解答,让我们感到很贴心。”

伴随着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广州增城税务部门进一步拓展税费服务网点,将46项税费业务下沉至镇街党群服务中心,为农村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便民办税缴费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落实落细延续和优化的税费优惠政策,以更优质的税收服务推动税惠红利精准落袋,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税务支持。”广州增城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