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 (黄楚芳 报道) 近期,全民反诈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我们如何在扑朔迷离的引诱中识诈防诈?又该如何规避风险?7月5日起,“写意黄江”公众号、视频号正式开设“反诈‘直播间’”栏目,在每日中午12点,通过“典型案例分享、反诈街坊说、反诈小剧场”等内容,揭露诈骗套路,分享反诈知识,提升大家的防骗意识,帮助群众练就“火眼金睛”,护好人身财产安全。
注销贷款?影响个人征信?都是诈骗!
杨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国家征信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在各平台的贷款已经超过了国家法律的上限,需要把借贷平台都取消掉,不然会影响个人征信,于是杨某添加了对方的某聊天软件。对方先是让杨某下载了一个共享视频软件,然后给杨某发了一个查看个人征信的网址,并告诉杨某超过12小时不处理会变成征信黑名单,需要杨某转账给对方进行操作,消除征信后会把钱归还。于是杨某转账了38000 元到对方账户。转账完后,对方表示还不够,要求杨某继续在其他借贷平台申请额度,杨某发现被骗,遂报警。
诈骗套路:
1.诈骗分子往往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到公民个人信息。再利用“+”“00”开头的境外号码、“区号+座机号码”等冒充金融平台工作人员,准确报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骗取信任。
2.告知受害人不注销某东某条或者利率高于国家规定,将会影响个人征信诱导受害人按照他们设定好的圈套进行操作。
3.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下载能共享屏幕的视频会议APP,远程指导并观看受害人的操作,引导受害人到借贷平台贷款。
4.诱导受害人将借贷app中的额度全部提出,以“降低利息”“注销要求”为借口,让其将款项转到指定银行账户,为了不引起受害人的怀疑,诈骗分子还承诺原路返还资金,从而实施诈骗。
防范技巧:
1.如果对个人征信存在疑问,应当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咨询,不要轻信陌生来电。
2.凡是以影响征信为由要求转账汇款或验资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3.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供稿单位:黄江宣教办)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