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苦笋兴乡村 村民日子甜

发布时间:2023-07-26 15:09:2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揭西县税务局 供图)

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报道) 苦笋又名甘笋,其“苦后回甘”的滋味大文豪苏东坡形容为“待得余甘回齿颊,已输岩蜜十发甜”。广东省揭西县地处山区,高海拔云雾缭绕,雨水充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了广东省最大的苦笋种植区之一,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量约2万吨,每年为当地创收达7亿元。

近年来,揭西县积极打造种植园示范基地,国家税务总局揭西县税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打造“税惠乡村振兴”党建品牌,组建“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创新便民办税举措,积极助力苦笋产业园规模化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以“税”兴笋 农户增收打造富农产业

每到雨季,高山深谷里的苦笋就进入了生产高峰期,一株株小笋尖争先冒尖。“采笋就是手要快、用力要准,用‘拗’的手法折断。”揭西县乡姆种养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乡姆合作社”)的负责人林丽琴展示着采笋的技巧。

作为揭西县苦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8家实施主体之一,乡姆合作社在揭西县五经富镇拥有约2000亩苦笋基地。在乡姆合作社的加工车间里,弥漫着苦笋清新独特的香气,一批刚被采摘下山的嫩笋,正在经历削皮、蒸煮、真空包装等加工步骤,等待着被送至食客的餐桌。

苦笋虽苦,却给当地农户带来了“甜蜜”事业。揭西县新其村村民曾大姐表示,过去靠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现在在乡姆合作社上班,仅靠采摘苦笋每天也能挣到180元左右。

“乡姆二字就是大山里的妈妈之义。”让山里的妇女在家就业,既能顾家又能赚钱,是林丽琴从深圳回乡创办乡姆合作社的初心之一。目前乡姆合作社有80%以上的员工为当地妇女,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既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又为当地妇女在家门口解决了就业难题。乡姆合作社于2014年被揭阳市妇联、揭阳市农业局评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逐渐将苦笋打造成为“富民笋”。

为更好服务乡姆合作社这类回乡创业的农业企业,揭西县税务局依托“税惠乡村振兴”党建品牌,主动把税收服务触角向县域农业、农村、农民延伸,精心为农业合作社编制创业税费优惠政策指引,组建“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开展税费优惠政策辅导,并落实“保姆式”服务,及时解决社民常遇到的社保费等业务问题,解决合作社后顾之忧。

林丽琴说,“合作社的成员大多年龄较大,但税务部门会提供线上解答和上门辅导解决村民的问题,遇到增值税发票领用问题,也很快给我们解决,服务很贴心。”

以“税”惠笋 产业升级擦亮特色招牌

揭西苦笋长期处于产销两旺、供不应求的状态,揭西县抢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发展机遇,大力发展苦笋深加工产业,提升苦笋产业附加值。

“产业链升级势在必行,揭西苦笋产业走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行得通。”广东京溪园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溪园罐头公司”)负责人陈先生表示。作为当地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经过近40年的积累和发展,拥有“龙江牌”大洋野苦笋等系列罐头食品,目前已创办苦笋种植基地1.5万亩,年加工能力3万吨。

“农业企业本身就享受很多免税政策,去年来我们公司还享受了小微企业和六税两费减半征收等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将近6万元。这为公司创新发展、擦亮品牌增添了信心。”林先生透露,京溪园罐头公司正与华南理工大学团队合作,开发出苦笋系列的即食零食、方便食品、预制菜等,以满足年轻消费人群的需求。

揭西县税务局成立涉农税收服务团队,积极运用税收大数据,从供销两端开展数据分析,做好诉求收集、数据分析以及沟通联络,为企业匹配上下游提供税收大数据支持。

“我们制定了《助力乡村振兴税费优惠政策》合集手册,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揭西县税务局纳税服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带动下,揭西苦笋产业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营销”模式,将产业园苦笋种苗、种植、加工、流通、销售、科技服务、文化休闲等功能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全产业链效益,辐射带动全县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当地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供稿单位:揭阳市揭西县税务局)

责任编辑:陈赞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