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报道) 为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黄冈镇党委强化党建主动轴,找准乡村振兴着力点,大力推广新合经验,着力把短板弱项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潜力,坚持“三个全覆盖”强化自然村党建工作,不断彰显自然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为“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全覆盖建立自然村党组织 激活神经末梢
黄冈镇有11个经济独立的自然村,以往由于组织建设没有覆盖到自然村,而行政村党组织单元过大,参与效度低,党组织引领作用无法延伸到最基层,村民自治一度陷入“组织缺乏、动力不足”的泥泞之中。对此,黄冈镇大力推广新合经验,推进基层党建重心下移,坚持把支部建在自然村上,实现11个自然村党组织全覆盖。通过由行政村“两委”干部或骨干党员担任支部书记,进一步强化行政村党组织对自然村工作的领导,切实增强支部工作的渗透力,改变自然村各自为政的困境,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如新厝村,以往村内事务混乱,人心涣散,历史占地和违建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在行政村党委和自然村党支部的有力推动下,强力拆除占用土地和违建面积近2.5万平方米,同时因地制宜,在清拆后的空地建设村民健身休闲场地,部分合适地段改造建设为商铺出租,单此一项一年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约125万元,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实现集体经济增收“零”的突破。得益于自然村党支部的成立,三年间,新厝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0年57.6万元跃至2022年的340.2万元。
全覆盖实行“组财镇管” 伸延组织触角
长期以来,自然村经济独立,财务管理混乱无序,财务公开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干群关系紧张,各自为政问题较为突出。对此,黄冈镇紧紧抓住财务管理这一“牛鼻子”,在自然村全覆盖实行“组财镇管”制度,即自然村财务参照行政村,由镇代为管理,实现镇级代理记账,设立自然村财务会计报账员,对其集体资金实行组用村审镇管。每月由自然村报账员将上月份的收支单据、现金、存款余额核对无误后由行政村审核再报至镇会计代理服务中心进行记账,有效发挥关口前移、全面监督的作用。
自然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转让、租赁和集体工程建设等,严格按相关制度规范开展,重大事项按“四议两公开”进行民主决策,相关合同和协议等报镇会计代理服务中心备案。通过村审镇管,把组织触角延伸至自然村事务特别是“三资”的参与、审议、把关等环节,从源头上监管了农村集体“三资”,使自然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实现了账、权、钱、物分管,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提高农村财务公开的可信度,确保集体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组财镇管”制度实行后,在财务审核过程中,针对自然村存在合同不规范、租金被长期拖欠等问题,在党组织领导下,大力开展“三资”清理,清理纠正了7份问题合同,追回被拖欠资金16.53万元,追回被侵占土地19.77亩,进一步促进“三资”管理规范化。
全覆盖建立党建网格 凝聚强大合力
为着力破解自然村党员归属感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黄冈镇大力推广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网格化管理机制,坚持把党建网格覆盖到基层治理最底层,实现11个自然村三级党建网格全覆盖。充分运用“组织建网、工作嵌网、党员在网、群众用网”工作思路,以全要素网格统揽工作,将村情民意收集、政策法规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公共服务代办等等各项事务均纳入网格管理,建立全域党建网格协同治理机制,把基层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2023年上半年共办结各类网格事件300多件。在党员先知先行的示范带动下,形成了党员带头干、乡贤发动干、群众自主干的良好局面,凝聚起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供稿单位:饶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