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容 李日兴摄影)
中国报道讯 (黄楚芳 通讯员袁健斌) 南方的夏天,是沉淀在荔枝季里的。眼下,位于东莞横沥镇半仙山村的朱子文化公园,一株株荔枝古树苍劲耸立,累累硕果缀满枝头。荔枝古树作为当地文化的具象载体,见证了村庄的发展与变迁。对于当地人而言,守护这片古荔林,就是守住了家乡的根。
“荔”经数百年,这里既有古树瑰宝,也能窥见一个乡村的新图景。今年6月,半仙山荔枝古树群还被评选为“东莞最美荔枝古树群”之一,为下一步本土荔枝文化推广宣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荔枝古树所带来的美好前景,从未像今天一样,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百岁古荔依旧繁盛遒劲
初到朱子文化公园,醒目的牌坊旁一眼就能发现一株百年古荔。虽然时值炎夏,但人站在树下却丝毫未觉暑气和闷热,却有丝丝凉爽沁入心间。这株古荔迄今有280年“高龄”,品种为“和枝”,尽管历经沧桑,它依旧繁盛遒劲、腾挪而上,给人一种原始质朴、粗犷厚重之感。
然而,这株荔枝古树又极具“个性”,树干老而弥坚,内里却是空空如也。但枝干向四周延展,浓密的树叶使这棵树看起来像一座房子。往树底看,苔藓爬满了黝黑的树干。当地村民介绍,树干覆盖着嫩青色的苔藓,证明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不远处,三株俗称“大佬”的荔枝古树呈三角形分布,彼此相距不过三四米,树龄已达180年。这三株古荔枝树的树干几乎中空,上面布满大小不等的树洞,只剩下树皮层。令人奇叹的是,这三株荔枝树虽老态龙钟,甚至给人以几分摇摇欲坠之感。然而依然屹立不倒,且每年都结出果实。
在横沥镇,有上百年历史的荔枝古树群分布极为少见。半仙山的荔枝古树群共有44株荔枝,其中登记在册荔枝古树4株。它们形态各异、风格各具特色,或清奇俊逸,或孤高古朴,却都有着岁月磨砺的沧桑感,极具审美价值。
关于这些古树究竟从何而来、为何人所栽,当地村民已道不清。但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早已根植在村民的心坎里。其实,最懂这个道理的恐怕是村里的一众老人。
“小时候大家都在这里玩耍,对这些荔枝树很有感情。”今年83岁的朱志华是土生土长的村民,想起荔枝古树的历史,嘴角不由得上扬。朱志华说,从记事起,这几株荔枝树的树干已经空心了。多年来经历了干旱、寒冷和台风等考验,还能每年开花挂果,倒是挺不容易的。
然而,树干空心未必会导致树木死亡。当树干上出现伤疤或裂缝时,有些细菌和真菌即可乘虚而入,钻进去以树心为养料,逐渐将树心吃空;或者有雨水从树干受伤处浸入,也会逐渐导致伤口腐烂,时间长了就会造成树干空心。
一颗小荔枝背后的乡愁
对于半仙山人而言,荔枝古树的精神价值远胜其作为果树本身的价值,这也成为当地人引以为荣的另一重要原因。村里的老人仍然记得,在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中,半仙山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引进了第一家塑胶厂,厂址就是现今的朱子文化公园。那时,每当盛夏蝉鸣、红荔成熟之际,下班后的工人们兴高采烈地爬树摘荔枝,此情此景甚是令人温馨。朱志华回忆道:“夏天来了,荔枝树还是消暑的好地方,十年如一日,老人在树下乘凉下棋,遐想万千。”
(黄柏容 李日兴摄影)
有公园,有树木,自然有孩童的欢声笑语。半仙山村党委委员朱庆祺清楚记得,小时候的他经常跟着一群小伙伴跑到荔枝古树下,放学后书包往地上一扔,围着大树做游戏,时常玩得忘记回家。
不过,在他们兴致勃勃地讲述中,不难发现独漏了一个词:味道。一颗颗火红的荔枝挂满树身,红果绿叶甚是喜人。“说实话,和枝这种古老的荔枝品种,没有经过现代改良,果小核大、口感偏酸甜,是一种独特的口感。”朱庆祺介绍,因此果子基本上由村委会派工作人员采摘,然后分发给村民享用。
一颗小荔枝,对于土生土长的半仙山人来说,是儿时回忆,是“舌尖上的乡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它是美丽乡村建设精华的浓缩。改造后的朱子文化公园景色宜人,荔枝林立,水木清华,勾勒出一幅美“荔”图谱。人们来到这里,一方面休闲娱乐、欣赏荔枝古树,另一方面当地朱氏后人时时刻刻铭记祖辈祖训,外来游客则更加深入了解和感受朱子文化的精髓。
对于半仙山村荔枝古树群的保护,近年来横沥镇也不遗余力。横沥镇农林职能部门邀请专家定期检查荔枝古树的健康情况,树龄百年以上的荔枝树都建档立卡,挂上了“身份证”,以及设置保护性栅栏、支架支撑、树池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填堵树洞、防治病虫害、灌水施肥等复壮管护措施,确保荔枝古树健康生长。
受书香浸染,村民们保护古树的意识都很强,试想坐在荔枝古树下,手捧朱熹的《朱子家训》,倚老树而屈蹲,轻轻地翻开纸页,诵读上面的字句该会拥有多么怡然的心境。在半仙山人的心里,或许荔枝古树就像一个图腾一样根植于心。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