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山供图)
中国报道讯 (黄楚芳 通讯员蒋兵华 曾士豪) 盛夏时分,漫山遍野的荔枝树红透枝头整个莞邑大地,到处弥漫着丰收的气息。近期,东莞荔枝“走南闯北”再一次火出圈,火出圈的背后,是东莞荔农们“上下求索”的决心,是党员干部们“舍我其谁”的责任心,更是东莞走在“小特产”迈向“大产业”乡村振兴之路上的潜心努力与不断创新。“链”上党建,让荔枝产业更“红”火,在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东莞正在上演着一个个动人的“共富故事”。
专注荔枝产业四十余载 让荒山变“金山”
—— 老党员李寿华的种荔情怀
6月28日,大岭山镇连平村村民李寿华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的家庭农场,看着满眼挂满鲜红荔枝的果园,他心中满是欣慰,而这也凝结着他40多年来的青春和汗水。
李寿华是一名老党员,也是村里荔枝产业的拓荒人,今年虽然已84岁高龄,但他动作麻利,耳聪目明。谈起这几十年来种荔枝的往事,他如数家珍。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整个连平村,到处荒山秃岭、群众生活很困难,看着家乡有很好的土地资源却没有什么像样的经济作物,李寿华心情无法平静,日夜想着如何带领村民因林致富、因山致富,他决心试一试。
为了方便在家乡种荔枝,1981年,正在东莞中学教书的李寿华申请调回大岭山任教,在村党组织的支持下,向村里要到了几亩山地开始种起荔枝树。由于他始终怀着要改变落后面貌的初心,加上读书时学过一些林业基础知识,对种植也很感兴趣,所以他后面根本停不下来,短短3年时间,他用自己的成绩为村民做了最好的示范,村民随后纷纷跟着投入荔枝生产。为了让更多人通过种植荔枝摆脱贫困,李寿华不仅帮大家买荔枝树苗,而且还无偿提供种植技术。很快,全村几千亩的荒地变成了可以带来经济收入的荔枝树林。李寿华用共产党人的初心带领群众走上了种荔枝的致富路。
近年来,李寿华老人依然在为发展荔枝产业而奔波,积极研究推广种植技术,参与培育出了丰产、质优的岭丰糯等荔枝新品种,他要带领更多村民一起通过种植荔枝增收致富。为让群众吃上更加健康的荔枝,他不仅自己始终坚持绿色种植,还呼吁更多人这样去做。只要村民碰上技术问题来向他请教,他都会给予热心帮助。
梦想永远不晚,为了让更多中国人,甚至更多外国人吃到大岭山的荔枝。如今的李寿华依然每天在钻研荔枝种植技术和销售方面的知识,只要谈起荔枝方面的事,他整个人变得精力十足,意气风发。
搭建助农“爱心桥” “帮销”纾困显担当
—— 党员黎福宁帮助荔农多渠道销售荔枝
在大岭山镇西坑宏基家庭农场,大岭山荔枝产业链党支部委员、荔乡社副社长黎福宁正在里面忙碌着,他一会儿整理刚刚从荔农那里收回来的新鲜荔枝,一会儿又把暂时没有销售出去的几框荔枝从冷库搬放到烘干房去做荔枝干,只要把荔农们没有销售出去的荔枝妥善处理好,他觉得自己再累点都值得。
(大岭山供图)
黎福宁是大岭山大塘村的一名党员,担任过多年村党组织书记的他非常熟悉村民种植荔枝的情况,以前经常发现很多村民因为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荔枝从树上不断往下掉并坏掉。所以,黎福宁自担任大岭山荔乡社副社长以来,首先考虑的就是要想办法拓宽销售渠道,把大岭山的这些优质荔枝销售出去,他觉得自己是一名党员,就应该时刻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忘党的宗旨原则,用实际行动履行曾经的铮铮誓言。
黎福宁表示,今年是大岭山荔枝的丰收年,这段时间有大量的荔枝上市。他统计了一下,大岭山今年的荔枝有50%至60%通过网上销售出去,有20%至30%是由当地各种渠道销售,剩下的则帮村民加工成荔枝干。前段时间,大岭山荔乡社还参加了在湖南长沙、北京等地的东莞荔枝展销会,对接网购平台,帮荔农销售优质荔枝。今年以来,大岭山镇农林水务局、荔乡社等部门帮村民通过网络销售了约15万斤大岭山优质荔枝。
为了让荔农能多渠道销售荔枝,在市农业局、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岭山荔乡社还引进了两台荔枝烘干机、一个冷库,烘干机每次能加工3000斤荔枝。烘干的荔枝可以卖一年,这样可以让村民增加收入。
荔枝产业链上建支部 党建引航致富路
6月29日,大岭山镇荔枝产业党支部在金鸡咀水库边一处荔枝种植基地成立,这是大岭山镇推动党的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进一步点燃了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大岭山副镇长何国斌,镇农林水务局、党建工作办、大岭山荔乡社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揭牌仪式。
大岭山荔枝产业党支部当天举办了党员座谈会,围绕如何更好推进大岭山荔枝产业发展进行了交流探讨,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大岭山荔枝产业链党支部书记李柱滔表示,把党支部建在荔枝种植基地,大家感到十分激动和自豪,这对我们荔枝种植户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今后,我们将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有信心、有决心做大做强大岭山荔枝产业。
大岭山镇党委委员叶浩宁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按照镇党委工作思路,加大对荔枝产业发展的统筹力度,做好“思想指引、组织领导、政策落实”3篇文章,切实发挥产业链党支部作用,通过建组织、强链条、聚产业,构建“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体系,以党建引领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大岭山镇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荔枝产业发展新模式,包括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5G+数字化农业示范基地、多功能示范园,举办荔枝文化节、拓展电商销售、设计动漫专属IP及系列衍生品等,打造群众致富增收示范点,以党建引领荔枝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据悉,大岭山镇目前有记录的荔枝品种有30多个,主要品种有糯米糍、岭丰糯、仙进奉等10多个,全镇荔枝种植面积达1.2万亩,2023年荔枝产量达1560吨,产值5004.48万元。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