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高供图)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董庆茹)6月8日,东莞厚街镇推进文化强镇建设动员会暨创建省文明镇工作推进会召开,对推进文化强镇建设和创建省文明镇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全面部署,为厚街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会上正式吹响文化强镇建设的号角,镇党委书记黎寿康从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立足厚街实际,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厚街建设文化强镇的必要性和信心底气。他强调,厚街建设文化强镇既是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承担新时代新使命的必然要求,全镇上下要围绕文化强镇建设目标,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扎实推进文化强镇建设。
对于厚街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强镇,以及怎么样建设文化强镇。黎寿康强调,厚街将通过推进新思想传播、精神文明建设、高品质文化阵地建设、文化精品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六大文化工程”,建设厚街文化艺术中心、厚街体育馆、老厚街历史文化街区、厚街城市规划展示馆、东纵厚街红色展示馆、厚街非遗民俗展示馆“六大文化项目”,持续擦亮鳌台书院、海月风帆、厚街濑粉、厚街荔枝、厚街家具、厚街会展“六张城市名片”,全力打造人文荟萃、活力时尚、开放包容的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时尚潮流生活体验地。
接下来,厚街将要强基础,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增效。强品牌,全力打造厚街城市文化品牌。强传承,积极保护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强产业,加快繁荣发展文化产业。
会上还对创建省文明镇工作进行了推进部署,强调今年是厚街镇争创省文明镇的验收之年,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结合文化强镇建设,按照要求精准发力,加快补齐短板,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要把创文工作与城市治理、环境保护、民生实事、城市更新等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城市整体增值,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罗志高供图)
相关新闻:
建设文化强镇,厚街这么干!
6月8日《厚街镇委、镇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强镇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出炉,提出要通过大力推进“六大文化工程”,建设“六大文化项目”,擦亮“六张城市名片”,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时尚潮流生活体验地。
意见绘就了厚街文化强镇建设蓝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
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时尚潮流生活体验地
根据意见,厚街将大力推进新思想传播、精神文明建设、高品质文化阵地建设、文化精品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六大文化工程”,建设厚街文化艺术中心、厚街体育馆、老厚街历史文化街区、厚街城市规划展示馆、东纵厚街红色展示馆、厚街非遗民俗展示馆“六大文化项目”,擦亮鳌台书院、海月风帆、厚街濑粉、厚街荔枝、厚街家具、厚街会展“六张城市名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到2025年,厚街文化强镇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实现文化品质更加鲜明、文化服务更加优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软实力得到大幅提升,打造人文荟萃、活力时尚、开放包容的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时尚潮流生活体验地。
坚持打牢思想根基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接下来,厚街将建立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大兴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开展厚街对外形象传播工程,推出更多展现厚街良好形象和正能量的传播作品。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全面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好人之城”“友善之城”建设。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发展,保护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以更多的厚街故事为原型创作一批红色文化艺术精品。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推进厚街宣传大联盟建设。
根据意见,厚街力争2023年创建为广东省文明镇,2026年创建为全国文明镇。凝聚提炼厚街精神,重塑厚街城市形象。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明新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积极创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加强社区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打造具有厚街特色的、以“实践中心(站、点)+文化服务场馆+群众休闲娱乐集散地”三合一为基础的“15分钟文明实践圈”。推动文明培育融合创新,实施“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和“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全力创建学习型城市。
加快建设六大文化项目
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厚街提出要推进高品质文化阵地建设,加快建设“六大文化项目”、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和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其中,“六大文化项目”包括:
推进厚街文化艺术中心规划建设,打造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小剧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镇级文化服务综合体和厚街城市客厅。
推进厚街城市规划展示馆建设,打造集历史文化、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专题展览,具有专业性、知识性、艺术性的多功能综合性场馆,全面展示厚街城市发展历程。
推进老厚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完善鳌台书院周边街区配套设施,建设乡贤公园和厚街源,通过改造建筑立面、规范广告招牌、升级道路环境等,营造文化氛围,打造老厚街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创意街区。
建设东纵厚街红色展示馆和厚街非遗民俗展示馆,升级改造现双拥文化展厅,打造集中展示王作尧将军英雄事迹和东江纵队在厚街活动事迹的红色展示馆,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升级改造厚街镇政府旧址,打造集游览、展示、乡贤文化、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厚街非遗民俗展示馆。
推进厚街体育馆功能装修,打造能满足现代体育赛事和文化演出的多用途体育场馆,力争2024年初投入使用。
同步加快双岗家具博物馆、黄潭战斗纪念馆以及各社区村史馆、祠堂等一批场馆规划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群。
意见还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积极推广“厚街时光”新型公共文化发展新模式,打造东莞工业遗存复兴、本土文化与现代创新融合的文化名片。联动社区、民间展览馆、艺术馆、书吧和特色咖啡厅等,共建一批新型文化空间。升级改造文化广场片区,融合厚街文化广场周边的时尚餐饮、商务休闲以及文化功能,打造青年时尚潮流集聚地。
擦亮“六张城市名片”
打造文化精品项目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厚街大力打造文化精品。
接下来将重点打造和擦亮“六张城市名片”:
擦亮“鳌台书院”岭南十大书院文化名片,打造成为全国和省、市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标识;
擦亮“海月风帆”旅游名片,重塑东莞“旧八景”风采;推介以“厚街濑粉”为代表的厚街美食名片,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美食品牌。
打造“厚街荔枝”土特产名片,对厚街荔枝进行包装及形象宣传,将“厚街冰荔”打造成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王牌。
擦亮“厚街家具”制造名片,打造“厚街家具”区域品牌形象;
擦亮“厚街会展”服务名片,推动会展业与城市文化、乡村振兴、旅游消费等深度融合,形成特有的会展时尚文化。
同时,厚街将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健全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和激励机制,加快扶持培育一批本土创作基地或民间艺术团体,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厚街印记的文化艺术精品。扎实推进文化惠民服务,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辐射。全面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厚街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品牌化提升和活化利用,对全镇文物景点、古迹、古建筑等进行系统挖掘和整理,推进“遗珍保护”工程、“祠堂活化”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程、“文化名村”建设工程,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厚街提出,要充分利用各社区丰富的祠堂资源,打造一批村史馆、家风家训馆、主题展馆等,成为展示、传播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力争至2023年底所有社区均建成村史馆。建设厚街濑粉和莞草编织体验馆,推进非遗项目与文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文化振兴示范点,各社区至少打造一项特色文化品牌,支持河田、厚街、桥头、涌口等社区创建省级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
在文化产业方面,厚街将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发展力度,实施文旅融合新业态培育计划,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努力开辟文化融合“新蓝海”。深度挖掘厚街生态、工业、会展、美食四大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游、工业游、会展游和美食游,全面拓展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