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供图)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报道)5月12日,东莞莞城街道举行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东莞高质量发展"主题宣讲莞城街道专场活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国锋,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钊,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麦允谦等街道班子成员参加活动。
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钊在会上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莞城作为老城区,近年来受限于发展空间,更加需要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奋力闯出一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陈钊强调,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动莞城在产业发展、旧城活化、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莞城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充分发挥莞城莞邑百姓宣讲团及各行业优秀宣讲员的积极作用,创新宣讲形式,有效扩大宣讲覆盖面,推动全街道进一步形成探索新路径、激发强动能、实现新突破、勃发新气象的思想共识和浓厚氛围。
此次活动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主办,莞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莞城街道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承办。在这场主题宣讲活动中,来自莞城街道的8位莞邑百姓宣讲团成员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聚焦老城复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分享各自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为莞城高质量发展鼓士气、聚人心、添动力。
01空间革命谋发展 老城复兴再出发
“空间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要素支撑,东莞作为‘双万’城市,目前正面临空间难题,破解东莞空间困局是首要任务。”莞城规划管理所所长莫柱强在宣讲中,分析了莞城作为东莞曾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当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通过“空间”“革命”“复兴”三个切入点,阐述了莞城是如何利用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推进街道高质量发展。
莫柱强表示,莞城将通过城市更新谋划新的发展空间,加强对辖区内存量土地进行收储和整备,通过东莞记忆、粮仓微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微更新”项目来唤醒城市记忆,从而引进特色产业。此外,莞城还将进一步落实滨海岸线二期、中天湾区天地广场、鸿福商业综合楼、天源电脑城等规划项目,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未来,莞城将成为东莞品质最优质,产业最具特色,人文最深厚,最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城区。
02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 续写“学在莞城”新篇章
一直以来,莞城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莞城的教育是莞城高质量发展的一张王牌。
莞城建设小学副校长冼涛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以莞城建设小学教育集团为例,通过“集团化办学”“双减”“新课标”“莞邑良师”4个关键词,分享了学校在过去两年中所取得的成绩。
冼涛在宣讲中表示,全面组建“紧密型”教育集团是莞城教育在新形势下进行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莞城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再出发,是破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需求、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面对“双减”“新课标”等教育改革新举措,莞城各所学校纷纷推出“无作业日”“美美学程月”“美遇莞城”项目式课程等,积极探索教育新模式。
在教师培养方面,莞城各学校一直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重要工作来抓,造就了一批省市骨干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和教育领军人才。
作为莞城的教育人,冼涛表示未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续写“学在莞城”新篇章。
03强化细化基层治理 推进社区高质量发展
社会基层治理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东正社区党委书记叶晓钢在宣讲中分享了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维度“人员增效”“党建引领”“群众满意度”。
叶晓钢表示,东正社区通过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开展电脑技能、法律知识、建筑工程等业务培训,推动社区人才高质量成长。
在党建引领方面,东正社区积极开展“双报到、强共建”项目,带动682名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工作中来,同时以党组织为核心,成立住宅小区功能型党支部,提升群众自治意识,进一步高质量带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让高质量有资源的编外党员挂职社区党委成员,组建“大党委”模式提高社区协调能力。
东正社区还通过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与品质,丰富便民措施,节约市民的办事时间,提升办事质量,增强群众满意度。重视调解民情,做好社会矛盾化解于基层,解决好人民群众利益问题。成立各类活动团体,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04金融服务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
“随着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加快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金融机构,以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来自东莞银行莞城支行高级讲师钟恺忻现场分享了东莞银行通过制订金融产品服务方案,助推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宣讲会上,钟恺忻讲述了东莞银行对小微企业进行量体裁衣,充分发挥“快而灵”的优势,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缩短融资半径,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并积极协助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发挥工作职能,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此外,东莞银行还紧跟政策,迅速对政策进行学习、消化,精准对接企业,并配合相关部门到企业拜访,促使政策落地,有效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并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温暖,紧跟政策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05用好“文旅+” 为高质量发展“提劲”
作为岭南文明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先行地,除了制造业,东莞在文旅融合发展上仍值得期待。大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东莞成功跻身全国十大最热门出行目的地。
广东康旅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桂芳表示,集团围绕旅游、文化、教育、农业、投资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文旅+”,为莞城乃至东莞高质量发展提劲。其中,东莞康辉国际旅行社作为广东康旅文化旅游集团旗下子公司,每年服务的游客超过80万人次。
集团大力开展研学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文广旅体东西部协作发展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各级院校合作,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库,共同开展校企合作共建项目。不仅如此,在东莞市文广旅体局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东康旅集团还牵头开发建设了“东莞智慧旅游平台”,成为东莞市民打卡文旅场景应用的承接平台。
06灵活无限 慧动东莞高质量发展未来
“制造业是城市的经济命脉,更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前提,可以为人民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保障。”宣讲人谢雪来自东莞恩斯克转向器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位于莞城科技园内,主要生产汽车转向管柱,产品质量、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设备配置等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1月,该公司又在莞城科技园成立了新的生产基地——东莞恩斯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主要生产应用在刹车系统的循环沟槽一体化滚珠丝杆,产品是世界首创的最新技术。”谢雪表示。
她还谈到,在新一轮能源转型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公司搭载在电动液压助力制动系统上的滚珠丝杠采用了恩斯克集团(NSK)全球领先技术,世界首创将支撑轴承和滚珠丝杠螺母一体化,使这个产品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并具备高响应性和高可控性的特点。相对于传统制动系统,电动液压助力制动系统的重量降低了25%,体积减小约三分之一。未来,东莞恩斯克转向器有限公司将,用领先世界的技术、引领时代的企业文化、以全球化的经营视野推动莞城制造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07AI赋能助力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助推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数字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难题。广东宏达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苗在当天的活动中,带来了《AI赋能助力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主题宣讲,分享人工智能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周苗谈到,随着工业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数字化升级正从以往的信息化、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数字和智能大融合的时代,必须敏锐把握机遇,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速产业升级转型,只有紧跟发展潮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何利用AI技术结合我们莞城的产业数字化发展政策,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值得我们思考。”周苗表示,宏达通信与阿里达摩院、阿里云共建了“莞城街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为莞城企业和大湾区企业提供“研”“产”“供”“销”“服”各环节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和赋能服务,为莞城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赋能助力。
周苗表示,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东莞制造业一定能够实现从“制造之都”到“智造之都”的历史性跨越,莞城也将在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08制造业当家 技能人才来支撑
“制造业当家,技能人才来支撑。”广东智通人才连锁集团总裁李纲领表示。
上世纪90年代初,东莞汽车总站常常汇聚成千上万的南下追梦者。1995年,智通人才诞生于莞城。伴随着东莞的蓬勃发展,这家企业从莞城走向全国,如今已在全国设立了80多家分子公司,成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品牌100强。
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所需,东莞加快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对此,智通人才投资一千多万建成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开展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培训,每年为东莞的制造业输送近万名智能制造工程师;同时,还在莞城人社分局的指导下,先后开展2000多人项目制技能人才培训,每年为2000多名高校毕业生开展岗前培训等。
展望未来,李纲领提出,希望能在探索打造技能人才产业园、整合利用人力资源服务大数据资源两方面继续发力。“我们将充分发挥地处中心区的区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专注技能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他说。
接下来,莞城街道将以本次宣讲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莞城莞邑百姓宣讲团及各行业优秀宣讲员的积极作用,创新宣讲形式,推动全街道进一步形成探索新路径、激发强动能、实现新突破、勃发新气象的思想共识和浓厚氛围,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动莞城加快高质量发展。(供稿单位:莞城宣教办)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