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岭南

激活镇域发展“动力源”,释放汕尾高质量发展的“镇能量”

发布时间:2023-04-28 11:23:59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通讯员陈仕凯) 海丰县城东镇入选2023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陆河县新田镇成为广东省首个“蜜蜂小镇”……这个春天,汕尾镇域发展接连传来好消息。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启动实施的“百千万工程”,对于汕尾而言,是个将短板转化为潜力板的重大发展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就要抓好县、镇、村三个环节。其中,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联城带村的关键节点。

当前,汕尾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努力把“百千万工程”的“写意画”更好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如何发挥好乡镇的节点和纽带作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汕尾把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着力点放在镇街上,通过因地制宜发展镇域经济,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激活镇域发展“动力源”,充分释放汕尾高质量发展的“镇能量”。

红草镇

奏响产旅融合进行曲

驾车驶进汕尾市城区红草镇,湛蓝无际的万亩蚝田里,暗黑的蚝石与雪白的鹭鸟密密麻麻,偶有几只渔船“沉醉不知归路”。步入晨洲村,一幅幅栩栩如生的3D墙绘诉说着生蚝从大海到餐桌的加工工序:开蚝、洗蚝、串蚝、晒蚝、烤蚝……无不体现着蚝民们的勤劳与智慧。红草镇以“产旅融合,城乡融合”为核心,充分发挥万亩蚝田和广阔种植面积资源优势,以全镇农业产值占比88.1%的蚝产业为基础,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构建以“精品农业为基础、蚝生产加工为主导、精品旅游为特色”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美丽乡村4.0版。

“环境好、产业好,大家收入高了,日子就越来越有奔头。”“晨洲蚝”养殖户黄俊青表示,收成好的年景可收入十多万元。而黄俊青养的蚝,只是红草镇1.8万亩蚝田的一个缩影。

目前,红草镇大力培育现代乡村产业,巩固拓展“1+12+N”产业发展模式,即1家蚝生态产业园、12家蚝业发展有限公司和N名党员养殖户,大力推进晨洲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成蚝文化展示厅、晨洲电商服务中心,全年实现蚝产业产值约7.65亿元,初步形成产供销一体的蚝产业链,打造出集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康养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体。

镇域经济成为联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红草镇加快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清零破十”行动,以海梧村、晨洲村为试点,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四种路径”,力争实现2023年1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30%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红草镇把招商引资作为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引进汕尾市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汕尾朴塑新材料塑料管材生产和五丰水产预制菜等项目,项目总投资14.48亿元,进一步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未来,红草镇将坚持以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继续推进蚝业、预制菜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和文旅民宿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汕尾高质量发展贡献“镇能量”。#p#副标题#e#

碣石镇

建设海工制造强镇

走进位于陆丰市碣石镇的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各项目园区建设施工的轰鸣声与生产线上的机器声交织在一起。在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的空地上,数百支风叶一字排开,场面颇为壮观——这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海上风电叶片生产车间,也是国内产能规模最大的80米以上长叶片制造基地。

2月份召开的中国(汕尾)海洋经济产业大会释放了汕尾加快实施“兴海强市”示范工程的鲜明信号。乘着“兴海强市”东风,碣石镇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和制造业当家,用好海洋、海岸、海港优势资源,全力推进陆丰核电、海工基地、内洋光伏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

陆丰核电方面,5、6号机组已于今年1月获得用海权证并完成外部评审,设备制造已全面开展;1、2号机组确立“6月上报,年底核准”目标,并获得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能源局全力支持,正加紧办理核准要件。海工基地方面,二期项目顺利获得用地批复并完成土地平整,已完成投资440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44%,已有5家企业成功摘地,确定意向入驻项目达13个,目前正加快推动湖南中电物流、丹东风能两家企业入驻。内洋光伏方面,二期首批组件已并网发电,正在进行光伏区支架和组件安装,加速接入玄武站,有望今年4月底前全部实现并网发电。

随着一批批项目开花结果,一家家企业入驻园区,碣石镇正一步步下好“兴海强市”示范工程的“长远棋”,推进海上风电全链条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各类资源要素集聚,在建设制造强镇、海洋重镇的道路上奋力狂奔。

可塘镇

擦亮“中国彩色宝石之都”名片

新春伊始,海丰县可塘镇珠宝交易市场迅速升温,线上日销售额达400万元。

拥有“中国彩色宝石之都”美称的可塘镇,有着坚实的珠宝产业基础,水晶类产品曾占全球加工总量的70%以上,不仅是“广东省珠宝首饰加工专业镇”,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现有珠宝生意的档口近3000家,珠宝加工厂近4000家,主营碧玺、发晶、南红等120多种进口原石料加工的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韩国等地区和国家。

为抢占消费市场,可塘镇抖音、淘宝、快手等1000多家电商从年初五就开始陆续复工复产,开启直播带货。“自正月初五开市以来,可塘珠宝交易市场2000多户的实体商家陆续开工,现在也是越来越多直播团队都前来珠宝市场采购、直播,将可塘彩宝销售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东可塘珠宝交易市场总经理王柏林介绍。

可塘镇借助电商销售和直播带货“突围”,建立起全国首家针对珠宝彩宝产业的淘宝官方直播基地,通过完善商家和商品管理机制,严控质量检测,建立起良好口碑,逐渐迎来珠宝产业回暖。可塘镇珠宝企业纷纷趁热打铁,通过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引进先进生产线和技术设备,打造高端、特色化产品,推动单一加工型向加工贸易型转变,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蝶变,不断擦亮“中国彩色宝石之都”名片。

责任编辑:陈赞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