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岭南

稳经济稳增长|广东中行20条普惠纾困举措直达小微企业

助企纾困金融在持续发力
发布时间:2022-06-15 00:53:4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黄爱弟)5月末,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扎实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为此,针对“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无论是中央还是各地方均纷纷出台各类扶持政策,为中小微企业送去“及时雨”。

(通讯员供图)

为确保有关金融纾困政策落地,助力稳定经济大盘,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切实履行国有大行服务大局的担当与使命,毫不动摇地贯彻稳住经济大盘部署,将服务实体经济和助力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制定了《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普惠金融条线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发展的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从20条工作措施,切实推进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减负纾困,强化普惠金融、科技金融、乡村振兴服务等工作。

践行大行使命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目标增幅30%

为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银保监会和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融入广东经济发展大局,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广东中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供给结构,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县域金融高质量发展,计划2022年全年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30%,并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靠前服务,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保障小微企业千亿资金链“生命线”

小微企业既是实体经济土壤中的新苗,也是疫情之下,经济发展最薄弱的一环。广东中行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上,有自身独到的经验。

“我们的做法是靠前服务,打破‘信息孤岛’。” 广东中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微企业在首贷中由于缺乏银企合作经验,时常陷入融资难困境,往往是借助各类中介公司,其结果是增加了成本,甚至可能上当受骗。

(通讯员供图)

在汕头市濠江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开办企业服务专区”,有增设的“首贷服务中心”以优化完善新注册企业服务配套,汕头中行通过增配人员长期入驻,为新设企业提供开户、结算及贷款融资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守护新设企业茁壮成长。通过首贷服务中心,企业与银行建立起沟通的通道,企业能切实享受到低成本融资,银行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行动方案》表明,广东中行将综合考虑客户所属行业、风险缓释条件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通过利率差异化管理,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确保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时,进一步减费让利,做好费用减免工作;做好第三方合作机构管理,严格把控各环节服务和交易收费。

为持续做好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的接续和转换工作,加大续贷政策落实力度,广东中行将主动跟进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对符合续贷条件的正常类小微企业贷款积极给予支持。对暂时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广东中行通过展期、借新还旧、无还本续贷等多种方式给予金融支持,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截至5月末,银保监口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3亿元,较年初新增185亿元,增速14%。同时,通过线上普惠产品实现无接触获贷,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解决疫情期间的融资难题,保障金融服务不断档。今年前5月,广东中行累计超4000户小微企业投放线上贷款72亿元。

探索金融服务科技新模式

金融活水驱动强国力量

《行动方案》显示,广东中行还将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的中长期信贷投放,积极支持传统产业小微企业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转型发展等方面的中长期资金需求。强化对“专精特新”“小巨人”“小升规”“单项冠军”等制造业、科技创新领域重点客群的支持力度等。

“科技型企业一般都是‘轻资产’,具有研发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等特点,不过一旦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则有可能获得指数级的增长。”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院院长杨海东表示。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广东中行始终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打造“科技支行+政银风险分担+投贷联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服务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广东中行自2012年成立广东省金融业首家科技支行以来,持续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截至5月末,广东中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470亿元,较年初新增190亿元,增速15%。经过多年的发展,仅广州中行就已为广州地区2000多家科创企业提供超150亿元的授信支持,在广州市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的23家合作银行中,业务占比近6成,居同业首位。

通过联动“政、银、产、企”等各方资源优势,广东中行已为科技企业提供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融资及综合金融服务,开拓了银行金融机构与高等院校合作支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新局面。

(通讯员供图)

守正创新“助农惠农兴农”

“全链式”金融服务赋能乡村振兴

从狮头鹅培育栏舍到丝苗米的阡陌田野,从徐闻的“菠萝的海”到惠州杜鹃花海,广东特色农业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正集聚优势资源,擦亮特色品牌。

“今年,我们公司新投产了冷冻锁鲜设备,超低温锁鲜技术在净化抑菌的同时,能尽可能保留鱼肉的原汁鲜活,减少营养损失。” 广东顺德均健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投产新技术、新设备所需要的资金不是少数。顺德中行通过“中银惠农通宝”服务方案,为均健公司提供800万元贷款,解决了资金问题,助力广大市民餐桌上吃到高品质顺德人的“放心鱼”。

“中银惠农通宝”支持农、林、牧、渔业企业的信贷需求,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企业可随借随还、循环使用,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为农业加工、收购、销售等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时,结合最新政策及行业发展,中行打造“惠如愿”系列服务方案,如惠如愿·种业贷、惠如愿·农机贷、惠如愿·农田贷等,服务对象涵盖种养殖、加工、流通、农业科技、农田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覆盖企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等涉农经营主体。此外,广东中行持续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方式,通过结合乡村服务场景进行跨界资源整合,与广东农担、供销社、农科院合作为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全链式”服务,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创新推出“粤供园区贷”“中银农科贷”等乡村振兴金融产品。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及总行关于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的号召下,广东中行积极推进各地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大力度服务全省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产业园,优先保障粮食安全和乡村产业金融投入。截至4月末,广东中行涉农贷款余额超1300亿元,当年新增超140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超130亿元,较上年新增近25亿元。相关贷款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农林牧渔、农副产品流通、农业科技、农户消费等领域,其中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授信支持超18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中行今年还将加快推进普惠金融发起机构差异化建设,分别打造100家普惠金融、30家科技金融和20家乡村振兴特色网点,更好发挥特色支行业务发展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普惠金融特色支行“夯基赋能”专项工作方案,从市场费用、人员培训、源头合作、产品创新、审批流程等方面赋能普惠金融特色支行。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