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惠州故事:与改革开放大潮一同鸣响

发布时间:2018-10-25 17:01:53 来源:惠州日报

原标题:惠州故事:与改革开放大潮一同鸣响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宣讲报告会——惠州专场举行

宣讲报告会现场。 本报记者龚 妍 通讯员周文媚 摄

宣讲报告会现场。 本报记者龚 妍 通讯员周文媚 摄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惠州设地级市30年,惠州发展变化翻天覆地,岭东雄郡的雄武性格和拼搏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洗礼下,蒸腾升华。昨日,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宣讲报告会——惠州专场在市区西湖大剧院举行。活动邀请了我市5位各行各业的宣讲员,为大家讲述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生活变迁和奋斗故事。

接下来,我市还将精心组织系列专场宣讲报告会,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续奋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身边人讲改革故事更有感染力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宣讲报告会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为主题,聚焦群众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实际,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变化、乡村变化、家庭变化、身边变化,以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讲述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生活变迁和奋斗故事。

“我们就是希望能够紧紧围绕‘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形式鲜活的宣讲活动,把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与讲好惠州故事结合起来。”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团长邱国耀说,目前,我市选取了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个人事迹突出、在基层一线工作、生活阅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宣讲员组建了宣讲队,接下来,将按照省的相关要求,让宣讲员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宣讲。

“讲改革开放的故事,我们既要有专家宣讲,更要有百姓宣讲。我们鼓励各县(区)、镇(街)发掘基层鲜活、优秀的人物故事,培养‘百姓宣讲队伍’。”邱国耀说,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才会更有感染力。如,将各行各业基层的优秀工作者组织起来,他们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谈的都是自身的经验、亲身的感悟,更加容易入脑入心。“接下来,各县(区)都将组织类似的宣讲会,也希望各县(区)突出基层特色,精心设计宣讲环节,切实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李雄兵:

广大农民奔康致富梦逐步实现

市农技推广中心副调研员、高级农艺师李雄兵是一名活跃在农技推广第一线的工作者,改革开放40年来,他见证了我市农业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农民朋友奔康致富的历程。

“改革开放40年来,以前很多农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都实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模式也朝着机械化转变,众多先进技术进入了田间地头。”李雄兵说,以前是人工插秧,人工收割,如今我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77%,一台机械就能顶150个农民干活;以前农民菜园浇水全靠一肩挑,现在鼓励农户使用喷灌滴灌设施,一个开关就能把控几十亩甚至几百亩、上千亩农田的灌溉;以前水稻亩产最多三四百斤,现在亩产可以达到四五百公斤,而航天水稻、超级稻、海水稻的出现,让农民种植水稻亩产1500斤以上不再是梦。

说起农业发展,李雄兵滔滔不绝。他说,随着科技进步,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光伏农业等很多现代农业设施也开始进驻我市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此外,田园综合体、康养农业园、科普生态园、野趣园等新兴农业实体也开始出现在市民的视野里……我市广大农民的早日奔康致富梦正在慢慢实现。“40年前,我们农民年收入才500多元,目前已有一万多元。”李雄兵表示,能够参与到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参与到我市“三农”事业发展中,让他倍感幸运。“每次回首过去,我脑海中都会浮现秋风中金灿灿的稻田,阳光下农民喜悦的笑容,也更加体会到自己所从事的农技推广事业的重大意义。”

■张胜强:

市民从“用上电”转向“用好电”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城市的血脉。改革开放40年来,惠州供电局与这座城市的发展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实现了从“底子薄”到“底气足”,市民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跨越发展。

“以前,我市主要是以水电为主,在发电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还会从外地购电。现在,通过电网建设,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市民的用电需求。”惠州供电局专责、电力工程技术工程师、配电线路工技师张胜强说。30年前,我市年用电量不足8亿千瓦时,到2017年,我市年用电量已经达到355亿千瓦时。30年前,35千伏线路和变电站还是我市供电的主力军,如今,我市建成了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45座,11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容量突破3000万千安伏,位列广东第5位,全市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超过6000公里,位列广东第2位。

不仅如此,惠州供电局早在2013年就开始试行无人机运维,并广泛应用到故障查找、灾后勘探、工程验收等方面,大大提升了运维效率。去年,又以龙门为试点,通过新增自动化开关、自动化分接箱以及智能故障指示器等手段,打造智能电网,实现自动化覆盖率100%,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用电的可靠性。在客户服务方面,我市搭上了“互联网+”快车,建立了一个便捷、远程“服务圈”,把服务送到每个市民身边,实现了“不打烊”的服务。

“近年惠州发展迅速,用电需求增长很猛。”张胜强表示,作为供电人,他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和同事一起不断推动惠州电网向高质量发展全速迈进。

■阮瑞群: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服务群众

社区生活的变迁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惠城区桥东街道东湖社区原党支部书记阮瑞群有着30多年的社区工作经验。30多年来,她长期工作在社区第一线,管邻里琐事,忧百姓冷暖,更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后和谐社区的幸福点滴。

“我深切地感受到,时代在转变,社区工作的观念也要转变,要从社区管理向服务群众转变。”阮瑞群告诉记者,她1981年开始从事社区工作,刚从事社区工作时,工作比较简单,仅靠一张嘴两条腿就可以完成。而如今,老百姓的生活好了,新时代对社区工作的要求更高了,要有文化有资质才可以胜任。

阮瑞群说,如今,社区服务越来越专业化,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有专业的素养,比如如何给予失独家庭帮助,如何更好地开展上门服务,如何丰富社区文化娱乐生活等。同时,随着时代发展,智慧小区管理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社区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服务群众。

■凌云:

惠州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

从最初看病的“老三样”———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血气分析仪、四维彩超、螺旋CT等先进医疗设备……40年沧桑巨变,惠州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对于这些变化,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凌云有着深刻的感受。

1986年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凌云就进入了惠州医疗行业。“我还记得当初到市中心医院报到时的场景,医院的大门非常破旧,急诊科就在一幢平房里,光线不是很好。”凌云说。而历经多年发展和多次改扩建,市中心人民医院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公立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2001年,我们医院决定成立全国刚刚起步,惠州市还完全空白的标准化、规范化的重症医学科(ICU),我便负责这项工作。”凌云说,那时候,场地不够,他便带领队伍在两栋楼的结合部安排了7张病床。经过16年的建设,重症医学科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让很多重症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先进仪器的引进使用,大大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和速度……同时,重症医学团队也发展壮大,全科从20人扩大到60多人。“现在很多疾病,不用出惠州就可以得到治疗,大大方便了老百姓。”

2015年5月,中国第一例确诊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出现在惠州,凌云带领着医护人员收治病人,与疫情搏杀30个日日夜夜后,患者治愈出院。

■赵喜昌:

宣讲中接到电话立即赶去救援

“有人说,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惠州市志愿者救捞队队长赵喜昌在用一段欢快的快板开场后,就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雷锋精神一直都在,贯穿始终,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收到,我马上过去。”正在分享义务救捞事迹时,赵喜昌收到了110转入的救援电话,他马上中止了宣讲,匆匆离场赶去救捞。他的离场,是对雷锋精神的又一生动诠释,也为现场听众上了最生动的一课。

事后,记者电话联系了赵喜昌。“当时我接到电话,博罗某处发生了溺水事故,所以我不能再宣讲下去了。”赵喜昌说。生命高于一切,为了在发生溺水事故时快速救援,他出去进行宣讲等活动时,都会带上救援装备,开上救援车。“昨天刚好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希望溺水事故不再发生,我这个救捞队能够‘失业’。”

责任编辑:陈赞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