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 花宣)花都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把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工作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推动城市治理出新出彩的重要举措,全力以赴推动全面整改、彻底整改、科学整改,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
精心呵护城市树木
城市树木保护管理任重道远,科学生态节俭绿化永无止境、民生福祉提升增进永不停步,建设绿色宜居家园我们一直在行动。
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新任职处级干部到蓝田苗圃场迁移树木暂存区实地开展学习领悟活动。“科学+宣教”同步保障,落实理论教育科学先行,先后邀请多名专家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培训,特别是组织全区各单位对2022年1月10日新颁布的《广州市城市树木保护管理规定(试行)》进行专题宣贯,提升全区绿化干部的专业素养。针对13条道路部分新种树木个别长势较弱等情况,邀请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专家现场观察、分析、会诊,提出专项治理方案,采取专人跟踪负责、精细输送营养液和基质肥,重点促进弱势树木生长。
同时,大力开展全区“千村万树”植树行动,全面推开迁移树木循环利用新路子,按达到出圃条件应出尽出原则,陆续对暂存苗长势好、达到循环利用条件树木及时利用。茶园路等13条道的迁移树木均已开展循环利用,分别种植在公园、绿地、高速公路出入口。对循环利用树木落实专人管养,确保迅速复壮长势良好。以加挂区园林绿化局牌子为契机,迅速规范出台了花都区12项科学绿化制度。
变化的是废墟不变的是乡愁
花都湖从一片废墟水泥厂到如今的国家湿地公园,经历的是岁月,记下的是乡愁,感受的是变化,是厚重乡土文化、建设绿色宜居花都的成果,是政府转变工作职能、大兴为民之风的成果,是全民爱绿护绿、美好家园共同建设的成果。
花都区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放在第一位,努力把花都湖打造成繁华都市的绿空间、人民群众的好去处。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用行动兑现承诺。记住乡愁、融合文化他们在行动。他们在花都湖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中,深度融合岭南文化、红色文化、灰塑文化、华侨文化、客家文化,把青石海旧水泥厂、石灰窑等工业遗址与岭南园、花都阁等交相映衬,实现花鸟鱼虫草相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水与城相得益彰的境界,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文化强区夯实了根基。
花都口袋公园建设“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结合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持续增加市民身边的口袋公园数量,见缝插针建设口袋公园,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工作目标。
经花都区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投票决定,口袋公园建设作为花都区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为把该项民生实事办好办实,花都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科学、生态、节俭绿化发展原则。
口袋公园建设坚持走群众路线。花都区在网络上进行了投票征集市民对口袋公园选址的想法,共有5万3千余人参加投票,根据群众投票,共选定六个区域开展口袋公园建设(分别是朗悦口袋公园、紫兰口袋公园、岐山口袋公园、湖畔口袋公园、光华口袋公园和圆玄口袋公园)。坚持科学绿化理念。为高标准抓好口袋公园建设,以绿色生态、开放公共、服务居民为立足点,统筹兼顾社区交流、体育活动、游赏休闲等功能,通过邀请专业经验丰富的设计公司进行整体设计打造,设计方案向群众公示,征求群众意见。
引入中医理念做好树木管养工作
人生病了,会到医院找医生;动物生病了,主人会带它找兽医。树木无言,如果生病了怎么办?花都区有这样一群“树医生”,他们坚持“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理念,通过“望闻问切”精准掌握树木健康情况,“固本培元”提高树木自身免疫力,“辨证施治”救治问题树木,精心呵护城市树木健康生长。
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近些年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行动,花都区对园林绿化发展的要求已经从“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升”,引入“树医生”队伍就是要借助专业人士力量,推动花都区园林绿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树医生每次给树木看诊时,都会看看树的长势及土壤基质,闻闻树的气味,听听树的声音,综合判断树木生长情况。”花都区绿化管理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比如有的树树干上出现霉斑、树皮成块脱落、叶子卷曲发枯,那就可能遇到了病虫害;敲击起来的声音沉闷有异响,那就可能是树内有空洞;如果碰上疑难杂症,那就需要对现场土壤、基质采集,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作进一步分析,再根据结果进行精准医治。”
花都区积极推进树木身份证管理,目前已初步完成搭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将为城市树木建立电子身份证,实现树木信息地图可视化、一树一档信息登记造册、园林植物库科普信息管理、查看公众留言信息等后台管理。公众可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一树一档唯一二维码,查看树木科普信息。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