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东莞大岭山镇大塘朗村“红色讲古台”古稀老人谱木鱼曲 赞唱党恩表衷情

发布时间:2021-09-01 22:56:14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大岭山宣)“党的初心从未变,为民为国永争先。四化的蓝图快睇见,百年大计定提前……”8月31日,伴着悦耳悠扬的弦乐,这座恢宏古朴的袁氏宗祠传来清亮动听的木鱼歌声。大塘朗村的“红色讲古台”就是在这里举行。该村年近七十的盲人歌者袁石馀为古老的木鱼歌谱上新词,唱赞改革开放带给农村的新变化,带给农民的好生活,抒发对党的感恩之情。

木鱼歌,又称“摸鱼歌”。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朱彝尊曾作《东官书所见》诗、词云:“摸鱼歌未阕,凉月出林间。…‘一唱摸鱼声,都来月下听。”木鱼歌在大岭山流传了400多年,大塘朗人对木鱼歌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情怀。

袁氏宗祠宽敞的三进大堂,早早就聚满了闻讯而来的乡亲,正中那个抚琴而歌的正是大塘朗村颇负盛名的木鱼歌盲人歌者袁石馀。袁石馀年轻时曾于大岭山、寮步、茶山一带以唱木鱼歌谋生,至今传唱木鱼歌40多年。

“改革的春风来东莞,城乡上下乐融融。免费读书人赞颂,强我中华打先锋。社保医疗福大众,何愁因病变成穷。乡下厂房一幢幢,高楼大厦入云中。个个广场人爆满,载歌载舞乐无穷……”袁石馀悠悠一抚,袅袅一曲,歌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深情的吟唱,真挚动人,让旧祠堂里掌声不断。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富民政策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此饱经沧桑、历尽人生坎坷的袁石馀深有感触,他由衷地说现在已告别了穷困潦倒年代,民间艺人不用四处走乡串巷谋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切美好都是党带来的,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改革开放。

在回顾老一辈木鱼歌艺人的悲苦生活,述说今天幸福的日子中,袁石馀又按捺不住,拨起了手中的三弦琴,又唱起了对今天生活的喜悦,唱出了对党和国家的赞美:“手机智能真好用,导航带路又平安。高级家私摆到满,靓车出入又威风。……”“我们紧跟党走要向前看,全国人人大富翁。大家同心圆国梦,国人鸿福万重重……今天幸福是谁人比,係放开政策这面红旗。社会和谐好风气,大鹏展翅又腾飞。祝福中华好运气,老少平安到白眉……”

袁石馀唱得全情投入,他嗓门清亮、弦音清脆,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演唱中。而祠堂里聚满的乡亲们,也陶醉在袁石馀的木鱼歌声中。

古老木鱼赋新词,唱颂党史感党恩。当木鱼歌这一非遗文化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党史变得更为形象、生动,古老的木鱼歌也焕发出新的生命光彩。今天这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教育,木鱼新唱颂党恩,祠堂变身“讲古台”,以一种非常接地气聚人气的宣传形式,让党员干部更加深刻感悟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把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

“祠堂以前就是大家一起坐坐,聊聊天, 今天在这里听木鱼歌,接受党史教育,感觉很新鲜,收获很大。”党员们表示这次木鱼歌讲党史是一场有力的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的学习活动。

袁石馀说,时代发展了,木鱼歌不应全是旧式的悲怆调子,所以尝试着把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事物新景象进行用心描绘。表示要更加积极地创作,让木鱼歌赋予崭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为新时代新生活而歌唱。

大岭山镇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探索创新学习形式,用好用活本土特色学习资源,把主题教育与红色文化相融合,把理论宣讲与传统艺术相融合,打造“红色讲古台”,用平易近人的方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宣讲党的百年历史和大岭山的革命历史。

目前,大岭山镇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有声有色,如火如荼,全面激发革命老区新的建设热情,为加快建设“湾区制造业名镇,宜居魅力大岭山”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