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

广州黄埔打造“图书馆之城”

每7000人拥有1个公共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1-07-23 07:54:0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焦婵娟 范敏玲 王乐蓉) 在智慧交通阅读驿站可免费“触读”海量电子书、报刊资源;区内中小学图书馆与全市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7月22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图书馆之城”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顺利举行。该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文化、教育、交通等多个部门联合推进115个智慧交通阅读驿站及104个校园图书馆建设,促进全区文化协同发展、纵深融合。

黄埔区为全区104个校园图书馆注入公共图书资源。图为凤凰湖小学图书馆。受访者供图

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陈文聪介绍,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持续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建成各类型图书馆、阅读新空间达500多处,实现图书馆街镇全覆盖,达到每7000人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的全国领先标准。图书馆主要阅读服务效能指标连续5年位列全市各区第一,服务体系建设获广州市区级图书馆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第一名。

当前,正加快建立全天候、全方位、多形式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115个智慧交通阅读驿站将在今年8月底建成,104所校园图书馆也将在年底前完成图书资源融通共享。

图书馆“搬”到公交站

打造全国首个智慧交通阅读驿站体系

“公共图书馆搬到了公交站,等车时间免费看电子书,扫码还可手机‘带走’全本内容,感觉图书馆就在身边,很先进,很方便。”在黄埔区市民广场智慧公交站亭,正在候车的市民邓小姐轻轻点击车站智慧电子屏,将屏幕中的电子书翻页。

从外面上看,这个智慧交通阅读驿站与普通公交站并无二致,但只需留意,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驿站智慧电子屏搭建了数字阅读系统,安装了黄埔区图书馆线上服务终端。人们只需点击屏幕,就可浏览电子书籍、报纸期刊、专题资讯、视频、展览等海量文化资源,包括“黄埔有故事”、《湾区时报》等本地特色资讯。当车辆进站,读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屏幕上的二维码,进入黄埔区图书馆文化数字学习中心小程序,就可将这些信息资源轻松“打包”带走。

“乘客无需下载APP,即可充分利用等车的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学习,了解本地文化资讯,带来‘轻阅读’的便利体验,所有电子书籍不受借还书、阅读人数的限制。”黄埔区图书馆总分馆协调部主任陆锐梁介绍道。根据法定节假日、标志性时间节点、社会热点等,阅读驿站还将实时推送“精品推荐书单”、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等内容,市民读者通过手机扫码就能获取。

智慧交通阅读驿站由黄埔区文化、住建和交通部门与广州开发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手打造,是黄埔区在全国首创“公共文化+智慧交通”数字服务新体系的内容之一,也是该区“图书馆之城”建设在“文化+交通”领域的主要载体。

“该项目打造黄埔区智慧交通数字阅读系统,借助已覆盖智慧交通阅读驿站的5G网络,提供数字阅读推送服务,实现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与城市智慧交通的有机融合。市民可以利用出行等候的零碎时间进行阅读,营造出黄埔智慧出行环境。”广州开发区建设和交通局副局长单宁伟表示。

据介绍,目前全区115个智慧交通阅读驿站已完成80余个,将于今年8月底前实现全覆盖。“未来,公共文化数字阅读终端将逐步与地铁、轻轨、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紧密融合,不断扩展阅读服务空间,嵌入市民文化生活等更多领域,丰富市民出行文化体验。”单宁伟表示。

黄埔区打造全国首个智慧交通阅读驿站体系。李建均 摄

打破“资源孤岛”

在校学生与公共图书馆“零距离”

“此前,黄埔区内各中小学图书馆处于自主建设,资源独立,对打造书香校园具有一定制约性。”黄埔区教育局四级调研员黄方亮表示,“打破‘资源孤岛’,黄埔区各中小学将获得公共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多样的文化活动,从‘源’上为书香校园建设注入文化动力。”

据陈文聪介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全市率先构建“公共图书馆+校园”服务新模式,为全区104个校园图书馆注入公共图书资源,在校师生足不出校就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便利。

一方面,该区打通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两大系统,统一使用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系统作为业务系统,实现不同类型图书馆的统筹管理、资源调配、数据收集分析。同时,由黄埔区图书馆按照公共图书馆相关业务标准为学校提供图书统一编目标准和加工,实现全区学校与全市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

另一方面,该区还将建立“图书馆+校园”阅读联盟,开展阅读活动配送“零距离”“高精准”服务,以“送阅读”资源服务到学校图书馆的形式,吸引更多学生喜爱阅读,打造书香校园、书香黄埔。

此外,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今年选取了广州市第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等10个校园图书馆作为全区示范馆,统一配备掌静脉识别自助借还机、RFID防盗仪等业务系统,学生“刷手”即可实现图书借阅。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

“全民阅读”书香浸润黄埔每个角落

“引入社会力量大力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造‘图书馆之城’的重要支撑。”陈文聪在发布会上表示。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完成图书馆街镇全覆盖的基础上,全国首创“政府资源补给+企业自主运营+社会力量参与”的图书馆建设运作黄埔模式。

该模式下,政府提供图书资源、数字资源以及部分启动资金,企业配套投入场地、资金开展图书馆建设的模式,与社会力量共建公共文化新空间,将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复制到街镇、社区和企业终端。

为此,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专门制定了相关政策,对新建面向公众开放艺术馆、图书馆的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从制度层面激发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性,区内企业纷纷响应。通过逐步建立、完善标准化的分馆财政补助机制,为社会力量分馆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目前,该区已建成社会力量图书馆30多家,这些图书馆有些建在园区、企业,有些建在楼盘、商圈,均对本地区居民免费开放,深受企业和群众欢迎。

除了场馆设备等硬件投入,该区连续三年投入专项资金开展社会力量图书馆的阅读服务资源输送,每年在社会力量分馆开展活动200余场,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图书馆自发开展近千场活动,为服务企业经济发展、改善区域营商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水。

陈文聪表示,接下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以城市更新为重要契机,着力推进城市阅读新空间建设。“未来3至5年,我区城市更新规划建设的公共文化配套设施多达183处,总建筑面积达27.65万平方米。我们将推动公共文化渗透到城市肌理,积极开展活动资源配送,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将‘幸福阅读”落细落实到黄埔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