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孕育了灿烂的红色文化,梅州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全域苏区,生态资源众多,红色积淀厚重,做好红色文章,念好“红色真经”,打造“红色印象”,形成独有的非对称优势意义重大。
特别进入新时代,在新发展格局下,继续提升广东梅州苏区影响力,打造城市品牌形象,应站在主流文化价值与时代发展的高度,以实现区域发展共赢和幸福民生为目的,紧抓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重大契机,深入发揭、推介、升华红色文化,依托特有的资源禀赋,用独到的视角空间,加强整体布局与建设,启开尘封神秘岁月,再造苏区红色经典,从而显性化体现梅州红色文化内涵,蓄足推动苏区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从新时代到新文创的势趋维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创产业正迎来春天。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11%以上的市场份额。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红色旅游已形成“红色+绿色”“红色+民俗”“红色+乡村”等多种融合发展模式,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文创产业也将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二、立足新时代潮流下的党建创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加强党建重要之年,广东梅州继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应立足于自身的丰富史料,深挖当今时代下党建的全新使命意义,推进基层党建的实践模式创新。围绕贯彻落实广东省委新一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基层党建品牌,完善基层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机制,打造“党建+旅游”品牌阵地,是时代所需、意义重大。
三、城市形象到文化地标的宣传履新
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如601岁的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珠海大剧院“日月贝”讲述着“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城市记忆。
新时代区域旅游的发展,已不再停留于传统印象时代的推广,要强化区域独特的形象,立足城市个性精神,对城市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凝练城市的独特人文,准确表达城市的差异化,形成特定城市的品牌识别,才能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时代趋势下区域发展的守正鼎新
区域形象是一个区域在公众心中形成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要深刻理解区域形象建设的内涵实质,强化区域形象意识,充分发挥区域形象建设的战略性功能作用,从精准定位到传播推广,才是区域价值的构成所在。特别是在今天,单纯的区域功能已经同质化,区域的地域性功能性已经不是唯一的重要,文化软实力的比拼凸显其特点。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文化资源优势等,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建设,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优势,实现区域发展共赢和幸福民生。如井冈山、延安、韶山、遵义等地的红色教育培训产业发展模式。
五、基于新时代格局下的执行思路
梅州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发生的党史事件多、涌现的重要人物多、留下的重要文物多,这些‘例证’‘人证’‘物证’,见证苦难辉煌的革命历史和奋进征程。时代趋变下真正的整体共赢是什么?对于梅州而言,深层次发掘红色文化,找到具有自身特色的红色文化密码,打造新型红色旅游业态,再现红色文化传承价值,提升整体区域的形象,带动区域经济与民生发展。如深度打造“中央秘密交通线”红色文化,就具有多维现实意义。
(一)打造以“红色交通线”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景观,具有唯一性的占位。
可以说这是全国规模最齐全,遗址最完整的,以红色秘密交通线为主题的红色文化主题区域。同时构成红色交通线上的主要人员,以众多的普通人甚至是无名英雄为主体,更具有大众文化属性。
(二)弘扬以“红色交通线”为主题的红色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红色交通线的历史与今天的安全保密工作一脉相承,对于今天的保密工作更具有新时代的启迪意义。通过挖掘当时交通员为红色交通线的秘密和安全、前赴后继敢于牺牲生命的英雄事迹,呈现交通站遗址,打造红色交通线纪念馆、中转站等,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家意识到即使在和平时期,保守国家和党的秘密依然重要;另一方面,可以启迪民众感悟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安全保密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三)擦亮以“红色交通线”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招牌,可成为全省以及全国的党建精品。
打造一个全新的党建精品,出彩全省,叫响全国,为省内以及全国的各级党组织提供有一个全新视野的红色文化参观学习交流培训基地,是梅州重拾起苏区精神,放眼全省全国,做大做强红色教育培训事业,争当全国红色旅游领头雁的题中之意。
(四)开展以“红色交通线”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教育,可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基地。
历史上的“红色交通线”是串联起中央苏区与白区上海之间的一条生死血脉,它紧密联系起包括香港、澳门等在内的众多区域,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证明在土地革命时期,香港、澳门作为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积极参与斗争的经过和贡献,深刻揭示:“祖国好,香港、澳门好,香港、澳门的明天会更美好”的历史必然,对新时代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和样板。
(五)推动以“红色交通线”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旅游,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磅。
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特色小镇经济、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推动以“红色交通线”为主题的红色旅游,更能凸显苏区本身的自然与生态环境优势,对于当地的旅游经济提质增效,创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起到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十四五”开局,新征程开启,梅州红色旅游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利用好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好的举措,推进梅州红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可期。作为普通党员,我们心怀赤诚,只为这个城市的美好未来;身为客都市民,我们躬身实践,遇见梅州,遇见美好!(通讯员刘文江 杨源)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