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云宣 全碧芳 许树楷) 日前,广州市今年第一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已完成并向社会公开。在各区考核排名次中,白云区排名全市第二,同和街位列优+等次。
每一分成绩的背后,都凝聚着奋斗汗水。今年以来,白云区通过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链条,优化分类投放设施,先行先试投放点智能监控系统,推进“两网融合”网点建设等,不断完善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加快实现全区域、各行业全面强制垃圾分类。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白云区厨余垃圾日均收运量为1012吨,厨余垃圾平均分类率为25.7%。
新市街汇侨北社区垃圾投放驿站
“扫街”式督导
累计执法处罚1160宗
今年以来,白云区进一步优化工作措施,垃圾分类工作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白云区厨余垃圾日均收运量1012吨,全区垃圾日总量3937吨,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5.35%,厨余垃圾平均分类率为25.7%。在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中,白云区排名全市第二,同和街位列优+等次。
据了解,白云区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成效走在全市前列,但存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短板。为此,白云区今年第一季度对症下药,针对投放点、收集房等设施设备,想方设法落实精细化管理,通过包点、整改、扫街、督导、问责等举措,让居民有一个良好的垃圾分类体验。
一方面,各镇街负责人动员部署,带头开展投放点巡查“包点”、临街店铺专项检查“扫街”、收集容器更新“清桶”等专项行动月行动。据统计,白云区共对5.1万家临街单位进行了不少于4轮的“扫街”式督导、巡查和执法,累计检查临街单位5.1万间次,张贴分类工作制度超12万张;今年第一季度累计执法处罚1160宗,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长21%。
另一方面,白云区结合垃圾分类行动月,全面开展投放点优化提升及垃圾分类专项整治行动。全区小区优化更新超600个投放点,2500余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实行投放点包点巡查责任制度,全面落实镇街、村居两级包点干部巡查督导。
从今年3月起,白云区全面清理不符合垃圾分类规范的垃圾收集容器,目前已清收不规范垃圾收集容器1.2万个,新购垃圾收集容器1.6万个,预计今年将清理2万个不规范垃圾收集容器,或可实现约50万余斤废旧塑料回收利用。
“每回收17个旧桶,获得的收益平均可以购置一个新桶,这样的政策既能加快推进旧桶换新,又能让废弃塑料循环再生,发挥剩余价值,非常环保。”京溪街市政所工作人员说。
人工智能+大数据
赋能垃圾分类
“现在不是投放时间,请不要投放垃圾!”在白云区新市街汇侨北社区的新型智慧垃圾分类亭里,装有智能摄像头和感应器,对居民投放垃圾的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居民如果在非投放时间靠近垃圾投放点,监控感应系统能捕捉到,马上发出语音提示。当发生乱扔垃圾现象时,还能自动抓拍取证,并智能提醒保洁人员前来处理。
同样,在新市街阳光美居、紫薇花园的垃圾投放点,也配置了垃圾分类智能系统。此举在白云为首次,在广州市也是一次创新。该系统监测到的所有数据,实时上传至终端一体机,除了统计生活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外,还可以记录每个人的垃圾投放情况,实现垃圾投放的可溯源。
白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二级调研员赵吉林表示,垃圾分类要靠志愿者、党员率先带头,但不能仅仅靠人海战术,而且站桶督导等传统手段社会成本高,必须发挥好技术和组织、机制的整体优势。因此,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社区垃圾分类智能系统,可谓恰逢其时,可以让管理更智能,让监督更有效,让居民更自觉,让环境更美好。
接下来,白云区将大力推广社区垃圾分类智能系统,让智能化手段助力垃圾分类工作。
不仅如此,白云区还通过网络直播、入户宣传等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今年第一季度,白云区举办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1189次。日前,白云区就在新市街举办了社区垃圾分类竞赛网络直播活动,重点推介垃圾分类智能系统,吸引了超36万人次在线参与。
推进“两网融合”
让分类产生价值
除了推行垃圾分类智能系统,白云区还积极推进“两网融合”网点建设等工作,让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
位于人和镇高增大街的“两网融合”示范点,建筑面积144平方米,宽敞明亮,布局上是“资源回收站+环卫驿站+工人休息室+环卫工具房”的“豪华配置”,除了配有空调、微波炉、除臭仪、灭蚊灯、灭高压冲洗枪等,还设有卫生间、热水器等。资源回收站是低值回收专区,配有桌椅、磅秤、除臭仪、灭蚊灯、灭火器等。居民可以带着废品到站点变卖,工作人员按织物、玻璃、塑料、金属、废纸等类别进行分储。
而在棠景街德康路示范点,可见一人一桌一称、制度上墙、价目公开、分区储放,布局为“资源回收站+工人休息室”,面积107平方米。永平街白云花园示范点设计布局为“环卫驿站”,同样融合了“工人休息室+环卫工具房+洗桶点”功能,以解决环卫工人喝水、吃饭、休息问题。
“依托城市环卫系统和再生资源系统,我们对垃圾进行统一有效的处理,做到垃圾减量、资源回收。同时,网点也能为周边环卫工人提供喝水、吃饭、休息便利,以及环卫工具存放、垃圾桶清洗。”白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环卫科科长周伟介绍,“两网融合”建设有利于实现网点集约、资源整合、功能优化,在源头上提高可回收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白云区将力争在6月底之前完成市下达的89套网点改造任务,到年底完成第二批78个网点的建设。
赵吉林表示,通过一系列行动,白云区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短板得以不断补齐。接下来,白云区将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链条,不断完善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加快实现全区域、各行业全面强制垃圾分类,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知晓率,巩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