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脱贫攻坚 凤岗力量】冷饭坑村:一把扶贫“火” “热饭”端上桌

发布时间:2020-12-02 11:11:35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凤岗宣)冷饭坑冷饭坑,煮好菜来饭已冷”——这句乡间俗语,道出了仁化县长江镇冷饭坑村名字的由来,当地环境的恶劣由此可见一斑。因为地势高气温低,土地相对贫瘠,作为一个仅有900来人的传统农业村,冷饭坑村贫困户就多达37户111人。自2016年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凤岗镇主动作为,点燃“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之“火”,发挥当地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让村民不再吃“冷饭”,村民们用自己的勤劳双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过上了热腾腾的幸福生活。

大山深处,金色的阳光柔和地撒在山谷里,满山花草树木随风摇曳,郁郁葱葱。迁就花期,逐花而行,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两公里,冷饭坑村村民刘树胜从村里来到自家的蜂箱前,熟练地巡视蜂群,观察蜜蜂采集冬蜜的情况。取出巢板,密密麻麻的蜜蜂在他身边飞舞,不少的巢洞已经被蜜蜡封闭,这让刘树胜心里乐开了花。

“这是中蜂,这种蜂采集率比较高,那些零星蜜源它都能采到。现在来这里采的都是鸭脚蜜,刚刚开始留蜜,要半个月以后就能产一批蜜出来,现在出来的冬蜜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口感也相对清甜。” 蜂箱前的刘树胜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别看刘树胜现在对蜜蜂养殖说得头头是道,当初在刚加入中蜂养殖扶贫开发项目时,可闹了不少笑话,因为不懂养殖技术,他养的蜜蜂管理不善曾随群飞逃。后来,凤岗扶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为了让贫困群众真正能够掌握养蜂技术,很快联系专家为村民开展蜜蜂养殖技术培训。

凤岗扶贫工作队队员、冷饭坑村驻村第一书记洪家荣告诉记者,工作队专门从江西聘请了养蜂专家来到村里,手把手传授技术,让养蜂户掌握养殖技巧,提高蜂蜜的产量。

在没有养蜂之前,刘树胜与妻子常年在家务农,收成好了一家四口才能隔三差五改善伙食,给孩子买上一套新衣服,一旦天公不作美收成变差了,务农的收益也仅仅够糊口。谁也不会想到,小小的蜜蜂,竟是刘树胜幸福生活的源头,让他从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养蜂大王,他拥有的蜂群数量从最初的9箱增至今年的50箱,养蜂收入达到了7.2万元,纯收入5.76万元。在刘树胜看来,如今的生活,到处弥漫着甜蜜的味道:“我家现在楼房加高了,还买了一台车,上街都舒服很多了。”

刘树胜参与的中蜂养殖项目,是凤岗扶贫工作队对冷饭坑村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该项目以养蜂专业合作社——江西大余县长岭养蜂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跟踪管理及蜂产品销售服务为依托,解决蜂产业发展中技术要求等关键因素,为有能力想养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后顾之忧,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中蜂养殖。

“我们村三面临森,山林面积有一万七千多亩,森林覆盖率超过80%,一年四季有不同的野花,是理想的天然的养蜂场所,所产的蜂蜜不但品质高,而且口感好。” 对于在村里发展蜜蜂养殖,冷饭坑村党支部书记曾凡华觉得走对了路子。

让冷饭坑村的贫困户顺利脱贫

自2018年中蜂养殖扶贫开发项目启动以来,冷饭坑村培育的蜜蜂数量从56箱增至2020年95箱,年产蜂蜜1710斤,年产值13.68万元,依靠蜜蜂,8户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

“我们计划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将蜜蜂养殖产业做大做强,让小小的蜜蜂成为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强有力翅膀。” 凤岗扶贫工作队队员、冷饭坑村驻村第一书记洪家荣对蜜蜂养殖前景信心满满。

产业扶持,致富路越走越宽

蜜蜂养殖,让多年过惯了苦日子的村民们尝到了生活的甜头。除了养蜂,如何让更多的村民富裕起来?为解决这个难题,凤岗扶贫工作队队员多次来到田间地头,与村民们交流种植心得,在驻村第一书记的推动下,冷饭坑村很快就建成了一个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开始尝试性地种植特色农作物。

洪家荣告诉记者,该村的农业种植示范基地会应不同季节来种植不同的农产品,示范性种植。今年上半年,这个基地试种了贝贝南瓜,下半年则种了玉米,该村将根据种植成效决定今后推广哪个农产品产业。

不断探索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之路,将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变为村民增收的幸福基地,当地村民群众的收入渠道越来越多,致富的路子也越走越宽。

远眺群山,虽是初冬时节,但冷饭坑村漫山遍野的竹子依旧苍翠挺拔,层层叠叠连成竹海,微风拂过,窸窸窣窣的竹叶声也唱响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富民曲”。在冷饭坑村,竹林占林业用地69.2%,全年毛竹年产量为6000吨,产值为360万元。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冷饭坑村积极推动“一村一品”产业格局,让毛竹生产培育成为村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导产业。目前,冷饭坑村建成了千亩的毛竹产业示范基地,由扶贫工作队做好售后帮助工作,贫困家庭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每个月只要抽出几天的时间打理一下毛竹林,就可以实现每亩450元的产值。

在扶贫工作队及村党支部支持下,“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在冷饭坑村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和推广。该村24户贫困户与仁化县奥达胶合板有限公司签订了毛竹购销协议,一根根毛竹被送进工厂,变成了竹筷、牙签,一份份的收益也让村民的小日子红火起来。

多管齐下,打开乡村振兴之门

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近5年来,得益于精准扶贫各项举措的实施,冷饭坑村村民已经过上了今非昔比的幸福生活。目前,冷饭坑村贫困户37户111人都已顺利脱贫。2015年,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4300元,2019年已达9120元;2015年,该村集体收入仅4.5万元,到2019年达到21.8万元。

对于村里的变化,冷饭坑村党支部书记曾凡华深有感触:“五年前村里的道路泥泞,夜晚没有灯光,村民的种植模式单一,收入不高。在凤岗扶贫工作队帮扶下,现在道路已全面硬化,村庄一片亮堂,村民通过毛竹、养蜂等产业, 收入一天天好起来,为我们乡村振兴,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如今,日渐富裕起来的冷饭坑村,正用脱贫经验“金钥匙”打开乡村振兴之门。围绕乡村振兴工作,该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村内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一幅更新更美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