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

税惠守护一代人的城市记忆

发布时间:2020-08-27 10:36:09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 珠海作为南粤大地上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石景山公园一直是伴随着一代珠海人成长的“城市记忆”,今天仍然是珠海的“网红打卡地”。40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国家税收政策的扶持,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旅游企业——珠海市石景山旅游中心有限公司在珠海诞生。

1979年11月12日,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旅游企业石景山旅游中心在珠海签约诞生。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澳门商人吴福陪同一位葡萄牙桥梁专家考察珠海到广州沿途几个渡口的建桥问题,当时想在珠海过一夜第二天启程去广州,但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的珠海,只有一间拱北侨社,一间香洲招待所,因住宿条件不理想,不得不返回澳门过夜。这个经历让吴福下定决心要在珠海投资创办一家能接待中外人士的宾馆。

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珠海经济特区,支持引进港澳等外商,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了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那时候内地非特区的税率33%。1980年10月,由珠海市旅游公司与澳门珠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经营的石景山旅游中心第一期竣工。当月12日正式开业。从签约到建成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即开业,这被当时国务院特区办称为“石景山速度”。石景山旅游中心正式开业后,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第一季度就获取纯利70多万元港币。这次全国首例的中外合作,珠海人由此第一次学习到了结合中国国情和国际惯例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的全新领导体制。在分配制度上,采用浮动工资制,纠正干好干坏报酬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弊端。

石景山旅游中心正式开业8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正式颁布。石景山旅游中心真正实现了利用外资引进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扩大了当时中国走向世界的通道,珠海也真正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窗口。

1996年石景山旅游中心进行全面改造,按国际五星级酒店标准重新设计,整个建筑群体充满了欧陆风情,成为珠海市不可多得的现代的园林式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已升级为一座集贵宾接待、商务活动、旅游渡假、国际会议、经贸商务及高级会员俱乐部为一身的五星级商务酒店。

2000年后,石景山旅游中心由国有转为自营,由于时代变迁、管理机制等原因,商场经营面对的困难,财务负责人潘慧群深有感触:“当时适逢2000年国企改制的契机,遇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证照如何办理、发票怎么开给顾客、税款如何申报等等。这些问题得到了税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多次组织税务干部到酒店送政策送服务,广泛听取商场商户意见。在税务部门的建议下,我们酒店参照现代化的税收管理模式,大大减轻办税成本,有效焕发市场活力,为酒店成功转型奠定基础。可以说,税务部门帮助我们度过了当年的改革难关。”

时光荏苒,40年的时间,公司从原来仅有单一旅游、住宿业务的宾馆,发展为旅游、餐饮、桑拿、健美健身等“多位一体”的全方位旅游服务企业。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旅游热门目的地珠海的酒店经营受到一定影响。石景山旅游中心也不例外,潘慧群讲到“这次疫情给我们酒店带来前所未有的损失。”

为了守护这一代人的城市记忆,帮助这个与特区共成长的企业渡过难关,香洲区税务局税务人员在第一时间为石景山旅游中心送上疫情防控的18条税收措施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我们一筹莫展之时,税务人员及时向我们宣传了缓征社保和免征增值税等政策,还远程辅导我提交申请。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延长减轻了公司人工成本负担,免征增值税更是直接保障了公司资金流,我们才总算挺过了这次难关。”

疫情是石景山旅游中心40年来面临的一场‘大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考验,我们特有的制度在疫情面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特区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40年来愈发充满活力,税务服务更是为特区的发展增添动力。一代又一代税务人为特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一代又一代的珠海人为城市的繁荣付出了汗水。

今日之珠海,旅游业和酒店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改革开放初期首批试水的商业化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的贡献载入了史册。那个宾客满盈的酒店,是一个城市永远的记忆,也是珠海走在对外开放前列、率先与国际接轨的时代缩影。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